• 59阅读
  • 0回复

巧干出潜力——三论怎样组织工业生产建设高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06
第1版()
专栏:社论

巧干出潜力
——三论怎样组织工业生产建设高潮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是今年工业生产建设高潮的一个鲜明特点。许多企业职工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解决了当前生产中很多的关键问题,创造了许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建设高潮的发展。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天地十分广阔。从一般技术上的小改小革,到创造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从改革一种产品的设计,到整个企业的技术改造,都包括在内。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巧干,巧干出潜力,这种潜力是无穷的。它跟蛮干完全不同。蛮干是拼体力、拼设备。拼体力,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加班加点;拼设备,是依靠设备超负荷运转,随便延长运转时间。它跟懒汉和守旧思想也不同。懒汉和守旧思想,是因循苟安,不求上进。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材料、机器等各方面的客观性能,进行技术上的改革,充分发挥劳动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是三结合的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它是在广大职工群众、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厂矿企业的党政领导干部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在我国,职工群众是普通的劳动者,又是国家的主人翁。他们劳动的性质,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劳动是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他们把自己的利益包括在集体利益之内。在我国,广大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改造了的知识分子,是忠心耿耿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我国的职工群众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都是不仅以完成当前的生产计划为己任,而且以积极地改变生产条件,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己任。他们的劳动,都跟旧社会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广大职工群众已经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不断地增加着脑力劳动的成分。广大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也都直接参加劳动,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是试验室或者科室的工作人员,而且同时也是直接操作,直接使用机器的工人。他们都既是使用设备的主人,又是改造设备和创造设备的主人。他们在劳动中改造着客观世界,也自觉地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使自己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或者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这就有利于促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逐步缩小,有利于形成既是体力劳动者、又是脑力劳动者的工人阶级的新一代。我国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其深远的社会意义就在这里。
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经济的主要途径,是不断组织生产建设高潮的主要方向。
在生产建设高潮中,好字当头,质量第一,品种第一。通过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产品质量等级,而且根据实际需要改变产品的性能,能够不断地增加新的品种、新的规格。
在生产建设高潮中,通过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不但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甚至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减少某些原材料的使用量,而且可以用供应比较充分的某些原材料代替比较稀缺的某些原材料,或者创造某种新的原材料代替某种旧的原材料。
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搞得好,改进了一个工具、一台设备、一个流程,效率就成倍地提高,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做到增产不增人,甚至可以做到适当的增产而又合理的减人,抽出一部分人员和设备支援新建企业。
总之,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发动科学技术工作者,实行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能够全面地解决工业生产建设中的质量、数量、速度和成本问题,真正把多快好省统一起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把群众的革命干劲和热情引导到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上面来,是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的。
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不仅是为了完成当前的生产任务,促进生产建设高潮,更重要的是为了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迅速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我们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建设新的企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采用新技术。有了新的技术水平,才能有更高的生产水平。只有不断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我们才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在生产技术上攀登世界高峰,使我国工业在产品数量、品种、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上面,全面赶上和超过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有些同志在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过程中,顾虑重重,担心失败,怕花了时间,花了钱,花了人力,还影响了生产。
这种顾虑对不对呢?我们认为,这种顾虑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因为工业企业是生产组织,不是科学研究组织,它只能一面完成生产任务,一面在实践中摸清机器、设备等方面的客观规律,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如果不照顾这一特点,把生产企业变成科学研究机关或者中间试验工厂,那当然会影响生产。譬如把过多的生产人员集中起来,离开生产岗位专门搞技术革新,而他们留下来的生产任务,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排,这当然也会影响生产。又如有些革新项目没有经过试验和认真的鉴定,就急急忙忙地要工厂试生产,甚至正式投入生产,也会引起生产波动,妨碍生产。但是,这些情况是完全能够避免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力量和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
怎样合理安排力量呢?企业的职工和科学技术工作者首先要保证完成当前生产任务,应该在生产过程中,就是说在生产岗位上,进行技术革新。必要的时候,当然可以抽出一部分力量来搞技术革新,但是必须在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条件下进行,不能妨害生产任务。在进行革新的时候,要从生产的需要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生产上的关键问题进行技术革新。生产上的关键问题,既有完成今年生产任务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将来生产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项目,有治标的,也有治本的;有小的,也有大的;有能够立竿见影的,也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不管是哪一种,只要是生产需要的,都要安排适当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努力作到治标和治本结合,远近结合,大小结合,快慢结合。但是,首先要集中力量进行的,是那些为完成近期任务所迫切需要的项目。
对于那些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比较大的力量,而又满足不了近期的生产需要,但却是生产发展所必需的、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技术革命项目,要不要搞呢?当然要搞。因为这些项目一旦成功,就会使企业的品种、质量、劳动效率和经济效果,来一个飞跃。有的甚至会使整个企业、整个行业根本改变面貌,或者产生全新的行业。这对于建成我国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是不可缺少的。为它们花费时间是值得的,是十分必要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不积极地为将来着想,将来就会很被动。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立足于现在,瞻望未来,既收近效,又谋远功,要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适当的安排。
坚持严格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探索未被认识的技术领域,发现和掌握未被认识的技术规律,当然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就是成功的,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失败。一帆风顺,一点儿曲折都没有,那是空想。在科学实验的斗争中,往往是经过多次的失败,才能比较正确、比较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在小型试验中,在中间试验中,失败是允许的,也是难于避免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因此,我们既要有胜利的信心,又要有失败的准备,要善于从失败中吸收经验教训。失败一次,总结一次,对事物的认识就前进一步,就接近成功一步。只要革新项目的方向对头,就要坚持到底。如果因为有失败的可能,就束手束脚,这也不敢动,那也不敢弄,那就会永远落后。只要采取科学态度,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并且持之以恒,就能够成功。但是,革新项目不经过小型试验和中间试验,没有取得成功,决不能在大规模的生产中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正式投入生产以后不致失败,而促进生产的全面上升。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对任何工业部门、任何企业都是需要的。大型企业需要搞,小型企业也需要搞;现代化的企业要搞,手工业企业也可以搞;当前生产任务重的企业要搞,当前生产任务不重的企业也要搞。问题在于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浮夸。
在当前的生产建设高潮中,有些企业,按照国家计划的规定,增产幅度不大,甚至不需要增产。这些企业中有的同志就认为:不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也能过得去。能不能安于这种现状呢?不能。社会主义企业,合乎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数量增加不增加,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计划办的。但是,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品种、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效率方面,却都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也就是说,从产品数量上看,目前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好象没有迫切需要,从产品质量、品种和劳动效率方面看,却很有必要。因此,不应当满足于“过得去”的状况。应该抓住生产任务不大的有利时机,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新技术、采用新技术,力争用更少的人力、更少的原材料,为国家生产更好、更多、更便宜、更为国家迫切需要的产品,而且节约出更多的人员、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等来支援新建企业。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必须加强领导。首先是加强思想领导。这就是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启发和教育广大职工和科学技术工作者,既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在具体作法上又要十分尊重科学,一丝不苟;既要敢说敢想敢干,有创新精神,又要实事求是。在对待成功和失败、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创造新设备和改造旧设备等等问题的时候,要启发和教育广大职工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和烦琐哲学。
其次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对于群众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工业领导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干部要给以积极的支持和具体的领导。对于那些比较大的项目,要组织领导干部、科学技术工作者、工人三结合,有的还要吸收科学研究单位和教学单位参加,组织厂外三结合,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个单位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创造了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工业领导部门应当组织同行业、同工种的单位进行学习。要运用各种形式,相互交流经验,组织技术协作,开展比学赶帮活动,进一步推动各企业技术革新的深入开展,从而把一个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迅速变成许多企业以及一个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凡是经过试验鉴定行之有效的革新项目,就应该有一条,实现一条;实现一条,巩固一条;并且发动工人在生产实践中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不断熟悉新操作,掌握新技术。同时,根据生产实践的经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做好先进经验的成龙配套和鉴定定型工作,使群众的革新成果能迅速地运用到企业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还在于企业领导干部,不论党政工团的领导干部,都要学会一两门生产技术,并且钻研科学技术,否则就谈不上领导,三结合也结合不好。
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巧干,巧干出潜力,潜力无穷。但是这种无穷潜力的基础正是苦干。没有高度的革命精神,没有冲天的革命干劲,没有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不可能有什么革新成果的。没有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就不会有无穷的潜力。这里还应该指出,从长远来说,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发展前途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企业的潜力是无穷的。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潜力又是有穷的。有些同志在每次制定计划、提出新任务的时候,都说“企业潜力无穷”,“只要挖潜力,就能完成任务”,这些说法,如果不加一定条件,就是无根据的、错误的。一个企业,具体来说,它的生产能力,是有一定的客观可能性的。如果这个企业尚未达到客观可能程度,那么它就有潜力可挖,它的潜力就应该挖出来;如果已经达到客观可能程度,例如按照合理的设计能力,已经超过了,还要叫它挖,那就不对了。但是如果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经过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它就又可能创造出一定的生产能力,就产生了新的潜力;不断进行革新,不断创造新条件,潜力也就不断增加。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是发展我国经济、提高我国生产水平的主要途径的道理就在于此。因此领导方面既要鼓励职工革新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帮助企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艰苦的劳动,领导方面对那些正在苦心钻研的工人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应该给以政治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帮助,热情地关怀和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凡是能够安排在生产时间进行的革新项目,就不要占用职工的业余时间。
我国的广大职工和科学技术工作者是有志气、有才干的。他们勇于革命、不怕困难,只要切实加强领导,他们在伟大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革命斗争中,一定能够继续做出辉煌的成绩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