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改革办学形式 改革教学内容 天长农村小学更加切合农村实际需要 入学儿童增多,教学质量提高,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07
第3版()
专栏:

改革办学形式 改革教学内容
天长农村小学更加切合农村实际需要
入学儿童增多,教学质量提高,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据安徽日报消息 天长县农村公办小学在实行三段教学的基础上,以不断革命精神,进一步改革办学形式和教学形式,使单一的全日制教学形式与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更加切合农村的实际需要,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现在,这个县许多地方的公办小学和耕读小学,紧紧扭成一股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小学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
改革教学形式吸收更多儿童入学
一年多前,天长县农村公办小学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把过去一学年两个学期的教学制度,改为一学年三个学段的教学制度,解决了广大贫下中农子女读书与劳动的矛盾,学龄儿童入学率大大增加,但还有一部分学龄儿童因为家里劳力少、弟妹多,需要在家做些家务事或在队里参加一些辅助性劳动而不能入学。农村公办小学根据群众需要,在学校里附设了早、中、晚班、巡回班、季节班、短期班,采取半日制、上门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或随到随教等形式,结果全县又有四千多名儿童参加了各种教学形式的学习。有的地方还在一所学校里设了多种教学形式,学生可以按本人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班组入学;家里事情不多的,可以读半天;要整天在家劳动的,可以读早、晚班或由教师上门教学;有的学生需要带弟妹的,学校也允许他们把弟妹带来。很多学校还办起了复式班或分点教学,充分便利学生就近上学。现在全县农村公办小学共有复式班二百八十多个,占农村公办小学总班数的百分之七十四。有的学校除了有初小各年级的复式教学外,还发展了初、高小复式班,大大方便了距离完全小学较远的学生就近进入高一级学校读书。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解决了学生读书与劳动的矛盾,而且有利于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现在学生农忙时可以全力劳动,农闲时可以安心学习;到课率上升到百分之九十八左右。师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教与学,教学质量普遍有所提高。
改革教学内容切合农村生产需要
办学形式改革以后,各地农村小学对教学内容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集中时间教好语文、算术等主要学科;根据农村实际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如语文课中,一、二年级增加了农用杂字的教学,并从二年级起教学生写毛笔字;三年级起增教农村应用文。在算术课中,把珠算由五年级提前到三年级来教;六年级增加簿记知识,使学生熟悉生产队常用的有关账册。很多学校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集中在课堂上以口述和笔述的方式进行,课外作业尽可能不布置或少布置。在学生升级留级问题上,他们对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允许跳级,有的学生还允许学习不同年级的课程或单科升级。
教学内容改革以后,更加符合了农村的实际需要,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他们说现在的学校正合他们的心愿,学校大门朝着他们开了。他们看到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学了珠算和应用文后,回到家里就能用,满口称赞说:“这是我们农村需要的知识”。社、队干部和学生家长更加关心学校,帮助学校解决具体困难。很多学校校舍、校具已经破旧,经过群众自己动手,都已修缮一新。很多学校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由生产队干部、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了学校管理委员会,加强了对学校的领导。
公校民校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天长县农村公办小学学制改革以后,加上耕读小学的兴办,使全县小学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全县农村公办小学有学生两万二千多人,耕读小学学生两万九千多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增长到百分之八十四点八,一些在进行教学改革以前因为学习和劳动的矛盾而中途退学的学生,现在又重新入学。
在天长县农村里,现在出现了公办小学和民办耕读小学全面合作、共同担负起普及小学教育任务的局面,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许多地方,两种学校共同建立教研组,一起进行政治文化学习和业务学习。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公办小学和民办耕读小学合并的新形式。公办小学和附近的民办耕读小学合并以后,作了统一安排,布局合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