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从调查研究入手合理组织商品粮流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09
第1版()
专栏:

从调查研究入手合理组织商品粮流转
河北唐山市是个工业城市,每年需用的粮食数量很大,主要靠外地调入。过去,按行政区划调入粮食,既浪费社会劳动力和运输力,又增加国家开支。我们虽然作了部分改革,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
一九六四年初,唐山专区开展了按照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的工作,粮食列为一项重要商品。根据上级指示,唐山市的粮食供销关系,要在这次调整当中,按照各产粮县的粮食流转方向,和本市的仓库、加工厂、粮店建立直接的调拨关系,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进行对口。这本来是个大大压缩市内运量、减少搬捣环节的措施。可是,改革一开始,在干部和职工中间却引起了很大波动。有人提出:“按照行政区划送交粮食,这是多年的习惯,能改吗?”有人提出:“按经济区域组织送粮,有的队送粮路途远,会影响生产。”也有的人怕产区不能按时调拨,影响供应;等等。即使响应号召的多数人,他们对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也并不清楚。
怎么办?我们组织了一个工作组,到生产队作实地调查。事实证明,大多数生产队并没有增加送粮劳力的负担。也确有一部分生产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运粮里程,增加了送粮入库的劳力负担。但是,在调整调拨路线、调整加工网点以后,粮食短途集并和装卸搬捣的次数减少了,返回农村作肥料和饲料的加工副产品数量增加了,更加及时了,农村买商品粮更加方便了。从社会劳动力负担的大账来看,粮食流通占用农村劳力实际上是减少了,不是增加了。从粮食部门支援农村的饲料和肥料来看,是增加了,不是减少了。因此,经过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并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以后,一些延长了运输里程的生产队也是愿意跨区送交粮食的。例如,开平区荆各庄生产队贫农社员张殿举说:“我们入库的粮食改送开平粮站,虽然多走四里路,可是社员听说这对国家有好处,大家都很乐意,结果三天的任务两天就完成了。”事实使那些存有顾虑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是主观片面的。
因为唐山市需要的主要是成品粮,如果从产地调原粮进城,经过加工再调到粮食供应点,依然会出现倒流现象。为了杜绝往返运输,我们让产地有加工能力的粮站,直接和唐山市粮店衔接。据调查,由于改调成品粮进城,实行厂店对口调拨,运输和装卸环节减少了三分之二,每万斤粮可节约费用十七元多。产区加工设备不足,不能直接调成品粮进城的粮站,我们也按照合理流向直拨原粮,和唐山市加工厂对口,固定调拨关系。一些边缘地区粮食外调不经济,就采取近产近销、就近供应的办法。
粮食部门的购销工作涉及面广,每个经营环节、粮店、加工厂、运输路线、运输工具,究竟怎样组织安排才合理,这需要下苦功夫,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去年以来,我们调查了十二个公社、二百五十多个生产大队、四个粮油库、十五个加工车间、一百二十二个粮店、十二个主要品种、二百五十五条运输路线、三亿八千零十六万斤粮食运输量,计算了两万五千多个数据,召开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会议。大量的调查,使我们的认识更符合实际,对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起了很大作用。过去,粮食部门职工主要是坐在办公室里算账、编购销计划和报表,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多。现在,职工们到基层和粮库调运人员一起,共同编制粮食调拨计划,因地制宜选择廉价运输工具,在车站检验质量,凡是符合质量的,不下货位,就直接调拨到加工厂和粮站。郊区有的生产队,过去按行政区划送粮,浪费时间和运力,群众意见很大。如市郊华岩新庄生产大队,二里以外就有一个粮站,但过去因受行政区划的限制,粮食要送到相距八里路的地点去。市郊其它三十五个大队也有类似现象。据统计,光绕这几个圈子,生产队一年就要多投二千零十四个劳动工日,四千零二十八头畜力。这次我们全部改了过来,而且还根据自愿原则,帮助生产队之间进行粮食余缺调剂,解决了余粮队向国家售粮,缺粮队又向国家购粮的倒流问题。
事实证明,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组织粮食商品流通,效果是很显著的。现在,唐山市各加工厂和粮库调出的成品粮,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直拨直运;从邻近各产粮区调进的粮食,也基本上全部改为对本市仓库、加工厂、粮站直接对口调拨。这样,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对流迂回运输,精简了不合理的中转环节,更重要的是为粮食部门开辟了一条新的节约途径。从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全市粮食减少了运输量十万零六千多吨公里,节约社会劳动力五千三百八十二个,畜力一万零七百六十四头,全市的粮食运输费用比过去减少百分之二十四点二,粮食损耗减少了三十五万斤。
现在,我市粮食部门的职工,正在进一步研究调整机构设置,制订规章制度,简化手续等工作,更好更省地组织粮食商品流转。
唐山市粮食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