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怎样帮助农村知识青年坚持学习?——在黑龙江克山县农村所作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09
第2版()
专栏:

怎样帮助农村知识青年坚持学习?
——在黑龙江克山县农村所作的调查
王克宁 李长有
怎样组织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参加业余学习,帮助他们尽快地提高阶级觉悟、生产本领和文化科学知识?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访问了克山县的一些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查研究。
迫切的要求
克山县在乡的知识青年将近三万名,每个大队少者有三十多人,多者达三百多人,生产队也普遍有了知识青年。他们年轻、有文化,在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及农村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受到干部和社员的欢迎。但从党对知识青年的要求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来看,不论是思想觉悟、文化水平还是生产本领,都远远不能适应。我们到过的一些地方,干部和贫农下中农都反映:要想真正发挥知识青年的作用,必须热情地关怀他们,耐心地培养提高他们。
去年九月,西城公社联胜大队来了下乡知识青年二十三名,其中有七名高中毕业生。年末,各生产队想从中选三名会计、五名新技术员;可是,他们都不能打算盘、不懂账目、不会农业技术,只好等待以后再说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李本旺深有感慨地说:“原来总想,知识青年下乡来,要干活年轻有力气,要工作识字懂道理,继续组织他们业余学习就没必要了。事实不然,他们过去学的怎样用好,没有学的怎样学懂,还是个长时间的任务呢!知识青年现在是个好苗,将来是棵好材,能不能长好,能不能用上,就看我们的培养工作如何了。”
我们来到曙光公社丰富大队时,第一生产队的队长、老贫农吴海林也兴奋地说:“我们队知识青年占劳动力的百分之四十,他们干活下力气,办事也听话,老一辈都把他们当接班人看待。可是社员也有反映,有的说:知识青年好是好,不称心的地方也不少,他们一没受过苦,二不懂庄稼活的规矩,光有力气、有文化就让他们接班怕靠不住。”这话说的有道理,全队二十八名知识青年,能在庄稼活上担硬角的找不到,要搞点新技术他们也不懂。队委会讨论这个问题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想让他们接好班,就必须先带好班,要带他们学习传统生产经验,也要组织他们学习新的生产技术,这个任务生产队要主动地承担起来。
帮助知识青年继续学习、提高,不仅是当前和长远的客观需要,也是知识青年本身的要求和愿望。河南公社文化大队去年下乡的二十二名知识青年,虽然各季农活很累,他们有的复习课本,有的自学毛主席著作,有的拜老农为师,每到业余时间,读书、讨论问题、研究技术的从未间断。西城公社联胜大队二队的七名知识青年,常因干部和社员求自己给写写算算,感到过去所学的不够用,于是他们坚持到业余学校参加初中班学文化,还自动组织起一个珠算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自学。
帮助知识青年继续学习和提高,是一件新的工作,较普遍地感到没有经验、缺少办法。有的地方,组织知识青年学习了,没有坚持住;有的地方坚持了学习,效果却不够好。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办学思想不甚明确。许多地方一提起组织知识青年学习,就习惯地成立初中班、高中班,有的还成立大学班,没有根据当地的生产需要和知识青年的要求办学,教的是全日制课本的语文、代数,知识青年反映:“急用的没有学,学了的用不上……”(二)办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多是不分程度、不看对象,强求统一、正规。结果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啃不动,文化程度较高的不解渴。特别是住地分散的一些知识青年,常因路远不能坚持业余学习。(三)大队和生产队没有明确地把帮助知识青年学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缺乏一抓到底精神。因此,知识青年的业余学习落实不下来,停留在一般号召上。
多样的形式
在访问中,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组织知识青年业余学习的有利条件较多,可能性很大。一是各级党委重视,二是知识青年多数上进好学,有一定的自学基础。一位老贫农说:“现在组织青年学习是‘万事俱备’,只是缺少组织工作。”怎样组织呢?从一些地方得出的经验是:充分利用本地条件,从生产需要和知识青年要求出发,采取用啥教啥、缺啥补啥和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组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集中班、分散组,有目的有计划地坚持教学。
涌泉公社庆丰大队去年九月下乡的二十三名知识青年,落户后就要求组织业余学习。党支部为了把学习组织好,首先对他们的文化程度、思想状况、生产本领、学习要求作了调查分析,以急用先学多学、学用结合、当前和长远结合为原则,成立了一处农业技术业余学校,采取毛主席著作经常学(每周集中学一次、平时自学),技术知识重点学(每周四次,请技术员、老农讲课和自学结合),文化学习因人分组学(每周一次、以高教低)的办法,知识青年的学习情绪很高、效果也好。办学五个月来,他们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进行了“下乡务农是为了啥?什么是革命知识青年的前途?”等问题的大讨论。在收割、打场、备耕中结合生产讲技术课,练操作本领。他们反映:学用结合好,对帮助过好思想关、劳动关起了很大作用。
还有的地方把组织知识青年业余学习和解决当地生产关键问题紧紧结合起来。西河公社巨民大队是个水土流失严重、沙包地多的地方。党支部分析,要想多打粮、增加收入,必须进行技术改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项工作要依靠知识青年出力才行。一九六三年,他们把全大队二十三名回乡知识青年组织起来,办了一所业余农业技术学校,由一名学过植物栽培知识的大队干部为师,根据有关教材和“农业八字宪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写了教材,每周讲课两次到四次。两年来,他们学习了土壤、肥料、作物栽培、畜牧防治、粮食作物等理论,还组织青年和老农结合,开展了以改良土壤、培育良种为中心的种试验田活动,对培养知识青年掌握生产斗争本领和促进当地增产都起了一定作用。
有些大队根据知识青年的爱好和特长,积极为本地培养技术力量。曙光公社丰富大队各生产队都缺少新技术员,党支部从一九六三年就选拔七名知识青年,参加了北安农业学校农作物专业班进行函授学习。两年来,党支部定期组织他们去面授,回队给安排自学、作业时间,还种植了试验田,使学习一直坚持得很好。知识青年们说:学习和生产结合,理论和实际结合,系统科学理论和老农经验结合,是提高自己、发挥作用的好办法。去冬,这个党支部根据当地生产发展和社员要求,还分别组织了电机、畜牧、会计等专业自学小组,能者为师,一边学习理论一边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滨河公社众心大队第七生产队,根据本地畜力弱的情况,把七名知识青年组织成一个畜牧学习小组。没有教材,他们主动到县图书馆、公社畜牧站去借。没有教师,就进行自学、集体讨论,遇到疑难问题就请公社畜牧站给作解答。现在已坚持学习五个月,学完了《畜牧繁殖与饲养》中的前三课,学会了给畜禽作防疫注射等技术。社员们反映:这个办法好,不花钱,出人材,往后要把这样的小组坚持办好。
热情的关怀
知识青年的业余学习不同于一般农民业余教育。他们有一定文化、理论基础,群众说他们是“高不成、低不就”,最突出的困难就是教师难找、教材难定。正因为如此,有些地方要办业余技术学校,由于没有人教,组织不起来;也有的地方组织起来了,教师教的效果不好,知识青年反映:“学的没新知识,教的不如自己读。”渐渐地都不学了。
这问题能不能解决呢?和干部、社员交谈后,较普遍地提出这样一条要求,就是:除了靠本队自力更生积极创造条件外,还必须得到各方面关怀、帮助、辅导。庆丰大队知识青年业余技术学校,开始学习农业技术理论时没人讲,遇到许多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涌泉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知道后,就主动派技术员去辅导,并订立了定期来人讲课、随时登门辅导、经常选送资料等包教保学合同。去年九月后,曾先后派人给他们讲了《选育良种的意义》《粪肥的使用》《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等课,选送《农业技术手册》、《作物栽培学》、《良种培育》等材料三十余本。去冬,推广站与老农、知识青年结合,在这个大队建立了六百三十亩高产田、良种田、试验田,系统地帮助知识青年坚持业余学习。为什么这个公社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这样热情主动地帮助知识青年学习呢?王宝庆站长告诉我们说:“推广新技术,知识青年是主要依靠力量。要依靠就必须先培养,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在访问中,还听到看到许多部门主动帮助知识青年学习。克山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听说知识青年继续学文化有困难,就定期派人下乡了解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再派教师抽空前去辅导或请业余学校教师来校研究。县图书馆了解到知识青年学习缺课本,少参考资料,他们只要能解决的就都主动送书上门。县里、公社的一些干部下乡工作时,也都是“有求必应”,辅导知识青年们学习。所有这些作法,对知识青年业余学习的巩固提高都起了很大作用。
认真的领导
组织下乡知识青年业余学习是一件新的工作,在组织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思想问题、实际困难。能不能组织好、坚持住呢?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领导,团组织多做些具体踏实的实际工作。
河南公社振兴大队有近三百名知识青年,为了组织他们坚持学习,公社团委副书记田继才长期到这里蹲点,和知识青年们一起研究学习,一同参加学习,遇到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团总支也把组织知识青年学习列入重要议程,每月都开会讨论,并定期检查评比,促进了知识青年坚持学、学习好。
涌泉公社庆丰大队,为了领导好知识青年学习,由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生产队长组成了业余教育领导小组。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共同讨论决定,日常工作由团支部负责,随时帮助知识青年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去冬,知识青年在学习农业技术理论时,都要求能种点试验田,以便理论联系实际,业余教育领导小组认真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征得生产队长的同意,按队给适当解决土地、种子,满足他们的要求。最近,这个大队的知识青年们又要求请老农为师,学习传统的农业操作本领,业余教育领导小组又讨论了这个问题,各队都选出三至五名老贫农与知识青年固定师徒关系,系统地传艺。这些,不仅满足了知识青年的学习要求,也鼓舞了他们的业余学习积极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