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大古岭上女教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14
第6版()
专栏:

大古岭上女教师
张碨
湖北黄梅县大古公社,位于大别山区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大古岭上。周围被一眼望不尽的一座接连一座的群山环抱。稀少的人家分散在山间,只见山凹处升起缕缕炊烟,而不见点点屋脊。
我攀上这高山峻岭访问耕读小学教师柳孟君。头天下午还太阳熙照,晚间却狂风骤起,大雨急落,直到凌晨风雨也未停。山间的这羊肠崎岖小道,经过一夜的风雨摧残,更难走了。我想,读早班的学生大概不会来上学了。谁知,天刚亮,门口已经站着几个打伞的小学生了,孩子们有个习惯,每天一大早来上学,总喜欢先到老师住的屋里玩一会,然后再到教室去。
年轻的老师把早到的学生先领到教室去读书、唱歌,等待陆续到来的学生。这时,一片清脆、响亮的声音,首先冲破了这山村的寂静。她的一天,也就从此开始了。柳孟君教完了早班学生后,就到三里外的胡上塆给中班学生上课。午后,她回到中塆桥迎接下午班的学生。傍晚,她又跨过两道狭窄的石桥,到胡大墩四个不能到校上课的女孩子家里,挨家挨个儿地教她们认字。晚上,她伏在煤油灯下备课和批改作业。
十九岁的柳孟君,是一九六三年的中学毕业生。她响应党的号召,愉快地担任了中塆大队耕读小学教师。
去年春天,办耕读小学的消息在山村传开后,第一个送孩子上学的是贫农胡木生。胡木生家里三代没人读过一天书。象他这样世世代代没有读过书的贫下中农,在这偏僻的山村,不计其数。
山区人民迫切需要文化的许多事例,激动着姑娘的心。她想:自己也是贫下中农的儿女,今天能上到中学,全靠党的培养。应该把党给自己的一点知识,贡献给山区更多的贫下中农子女。要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读到书。
为了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她挨家挨户地访问。她发现居住偏僻的朝阳洞的家长,因为孩子读早班上学太早,读下午班又回家太迟,不放心送孩子上学,她就征得所有家长的同意,调整了三个班的上课时间,把距离朝阳洞稍近的胡上塆耕读小学的下午班改为中午班,使这里的四个孩子全部上了学。她的学生逐渐由三十多个增加到五十六个。在胡大墩还有四个确实不能上学的孩子,她就订了四个本子,每天在每个本子上写几个字,送上门去教。
山区雨多,雾又大。经常是云雾突然从天而降,霎时间,不见山,不见林,白茫茫一片。暴风骤雨袭来的时候,一把伞打出去,只遮住一个头,浑身上下即刻净湿。一次,柳孟君教完早班后,就在这样的天气里,踏上流水潺潺的山谷旁边的小道,跨过狭窄的石桥,到三里外的胡上塆教中班课。到了学校,她发现附近的十来个学生都已经整齐地坐在那里,只有住在朝阳洞的四个学生的位子还空着。看看外面的大雨下个不停,她心里越发不安。她想朝阳洞脚下的一道河也许涨了水,孩子们怎么过呢?她马上拿起伞走出去,到了河边,只见河里的踏石几乎被急涨的河水掩盖了。可是,四个戴着?笠的孩子,正一个相跟着一个从山上走下来。她连忙走过河去,一趟一趟地,把他们又背又牵地接过了河。放学的时候,她又照样把他们送过河去。在下雨的天气里,柳孟君护送学生过河、跨桥、爬坡,已经成了习惯。有时刚放学突然下起雨来,她还四处借来雨伞和?笠遮盖着孩子们,送他们回家。
学生中有不少六七岁的孩子,他们有的没有父母,有的家里弟妹多,母亲照顾不了。她时时刻刻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妹一样关照着。有时,有的学生刚劳动完,出了一身汗,穿着单薄的衣服就来上学,在教室里坐一会,又冷了起来,她便连忙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披上。寒冬腊月天,有的孩子只顾天一亮起床,连衣服扣子也不扣,就飞快地上学来了。她又一个个地帮助他们扣好。
可是年幼的学生,并不完全理解老师的心。十几岁的胡金生就是这样。他不好好读书,也不好好劳动,柳孟君曾经批评过他几次,都不起作用。怎样对待调皮的胡金生呢?她想起办学初期他哥哥木生带着一家几代人的恳切希望送他来上学的情景,一股热流从她心底升起。要是金生不能从学校里学到什么,怎能对得起这位贫农寄予老师的期望!
柳孟君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了一件本地的真人真事。她说:“你们不是都认得贫农胡金舟吗?他小时候替地主放牛,忍受不了地主的毒打,便跑到铜匠铺里当学徒。有一次,老板嫌他拉风箱拉慢了,顺手拿起铁钳劈头盖脑地朝他直打,硬把他一双眼睛打瞎了。”说到这里,她发现金生和一些同学哭了。她继续说:“只有到了今天,公社把他送到县里把眼睛治好,才使他重见了光明。同学们,我们要爱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将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她又到金生的家里,一面帮他烧火做饭,一面和他谈为什么他家过去三代不能读书而他现在能够读书的道理。金生写字写不好,她扶着他的手,一笔一划教。关怀、诱导、帮助,使胡金生对学习和劳动有了正确的认识。现在,胡金生已经认识一千二百多字。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都自动去砍柴、舂米,参加集体劳动。
长年辛勤的劳动,使群众从心底喜爱这位女教师,说她是“我们山区的好老师”。去年十二月,她参加了全县民办教育积极分子代表会,县长号召全县小学教师向她学习。当地的群众都为她得到荣誉而高兴,但又担心她会调换工作。今年春节她回家过年的时候,人们更担心她不再来这艰苦的山区。可是,刚过了年,她就兴致勃勃地上山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