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勇气·办法·科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18
第2版()
专栏:

勇气·办法·科学
本报评论员
合成氨生产史上一项首创的新流程,在几年前刚刚离开试验室进入工业生产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困难。新的化肥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毛病百出,难于正常地连续生产。
怎么办?是改变设计,回到传统的生产方法上去?还是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丹阳化肥厂选择了后一条路。终于使这种新流程完善起来,健全起来,成了全国小化肥厂的样板;有的大化肥厂也采用了这个新流程。
是谁给了丹阳化肥厂这样的勇气?
对国家建设的责任心,这是一个因素。他们觉得走回头路,要多花很多钱,多用很多钢材和设备,生产能力却要大大降低。他们决心不走这条保险的、却是保守的路。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科学分析。他们知道,在理论上,在试验室里,这种新流程业已证明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他们在试验工厂的一大堆不合格的原料气数据中,也看到了极少的合格的数据。在种种极不正常的生产情况中,也看到了无论如何新的肥料曾经生产出来过。作了科学分析之后,他们从今日的星星之火中,看到了明天的燎原之势,从中取得了巨大的勇气。这样的勇气,是真正的革命者的勇气,和只凭热情盲目蛮干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当中,就需要这样的勇气。任何新事物在开始出现的时候,总是弱小的,不引人注意的,总是粗糙的,有许多缺点的。我们要善于在一片混沌中辨认出新生的嫩芽,在失败中发现合理的因素。而当一旦辨认出来,发现之后,就坚持为它斗争,为它开路。这种胆识,是一切发明者、创造者、开拓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又是谁给了丹阳化肥厂以智慧呢?
同样,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热情,是一个因素。他们认识到能否把新流程坚持下来,不仅是一个工厂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的化肥工业的问题。他们没有因为工作上的挫折而气馁,相反,把这些当作了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不折不挠地去克服困难,寻找办法。
同样,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科学分析。在开头几个月的生产实践中,暴露了工厂在设备上、工艺指标上和操作上的许许多多问题。但是,他们不以为这是坏事,反而认为是好事。他们说:“我们从失败的教训中看清了存在的问题,它使我们对新流程的成功更加有了信心。”他们对技术问题,按工序一个个试验,有的观察几百次,汇集近万个数据。对设备问题,一台台一项项改造。对操作问题,组织全厂工人苦练基本功。这样,他们就从科学分析之中,从实践之中,取得了真正的智慧。这是真正革命者的智慧,和主观主义地瞎碰乱撞,也是截然不同的。
这样的智慧,只有学习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才可以取得。一个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项目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有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善于从失败取得教训,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天津一个老工人总结技术革新的经验,讲得很好。他说:“不输几回,就摸不清事物的规律性。掌握不了规律性,就赢不了。搞革新,目的是要赢,但要准备输。在输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坚持斗争,这就有可能向赢的方面转化。因此,失败一次,就接近成功一步,胜利的把握就越大。”这是对失败的科学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也就找到了无穷的智慧的源泉。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组织生产高潮中,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中,要做冷静的促进派,就是要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勇气、办法,要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吻合。这个在化肥生产史上首创的新生产方法,正是凭借着丹阳化肥厂的革命精神,凭借着他们的科学分析的态度,才会通过重重的考验,在实际生产中扎根、开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