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成功从失败中来——一个化肥生产新流程的诞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18
第2版()
专栏:

成功从失败中来
——一个化肥生产新流程的诞生
本报记者 蒋青萍
几年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等人,提出了一项合成氨生产史上的新流程。它和传统的合成氨生产流程相比,生产过程简单,材料、设备用得少,建设时间短,投资比老办法节省一半左右,投入生产后原料动力的消耗也很省。
新流程一提出来,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化学工业部和北京化工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侯德榜的领导下,很快作出了定型设计;同时帮助上海化工研究院利用旧设备建成了一座试验厂。全国各地纷纷按照新流程的定型设计,筹建一批小型化肥厂。江苏省丹阳化肥厂也就是在这时开始动工建设的。
新流程过不了技术关
但是这项在理论上和试验室内证明是正确可行的新技术,在上海试验厂较大规模生产以后,就遇到了一大堆难题。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从管道、阀门跑出的氨,散发出来,气味冲鼻刺眼,简直使人难以在车间坚持生产。工艺流程前后不平衡,管道经常被结晶堵塞,原料气体不合格……,问题接二连三的发生,生产设备开开停停,无法连续生产。总之,许多过去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的矛盾,一下子摆到了人们的面前。
化工界的人士对这些问题众说纷纭,有的从技术理论上进行探讨,有的在有关会议上阐述自己的看法,有的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多数人的意见是一致的:这些技术问题一时难于解决,新流程过不了技术关。设计部门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修改了设计,回过头来重新采用了生产合成氨的传统流程,那些正在按新流程建设的小型化肥厂,也走回到同一条老路上。
当时,江苏省化工界有一部分人,对这个问题却有不同看法。江苏省轻化工业厅总工程师陈东,也曾经参加了新流程的定型设计和试验厂开工。他认为,新流程投入生产后出现了一大堆技术问题,生产极不正常。这种不正常其实是正常的。一项重大的新技术开始跨出第一步,怎能不出现许多问题呢?何况在种种极不正常的情况中,也偶尔出现过一些正常情况。比如,在测定原料气成份的一大堆数据中,总的来看是不合格,可是每天甚至每班,都出现一二次合格的原料气。尽管问题非常多,但新的肥料总是生产出来了,这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他认为生产中碰到这些技术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具体分析,不能因噎废食,对新技术全盘否定。
他们的意见,得到了江苏省领导同志的支持,决定坚持研究试验,丹阳化肥厂继续按新流程建厂。丹阳化肥厂的领导干部给职工们算了一笔账:走回头路,按修改的设计建厂,生产能力下降百分之三十,还得增加四十万元投资,增加三十吨钢材和其他设备。更重要的是,由于老流程动力消耗大,每年需要多支出电费十一万元,搞新东西总是要冒些风险的,走回头路虽然最保险,但是不可能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丹阳化肥厂职工决心拿过上海试验厂的接力棒,迎战困难,继续试验新流程。
从偶然中寻求必然
当各地小化肥厂纷纷返回老路的时候,按新流程设计的丹阳化肥厂建成了。
工厂正式投入生产以后,不出所料,上海试验厂碰到的三个技术难关,全部重复出现,有些问题的严重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上海试验厂。生产碳酸氢铵的塔经常被堵塞,有人说象患了心脏癌、食道癌,“血脉不通”,堵得轻些,影响车间生产,堵得严重,全厂生产停顿。这座塔有时送进什么气体,出来还是什么气体,工人们说:“吃什么拉什么,又患了消化不良症。”在那些日子里,“大事故三六九,小事故天天有。”生产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极不正常。工厂按照设计能力,日产合成氨六吨多,可是实际日产量只有二三吨。有人说,丹阳化肥厂是“关公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而省内同样规模的六合化肥厂按旧的生产流程建成以后,生产正常,合成氨产量比丹阳化肥厂高得多,获得化工部奖励的红旗,成了全国小型化肥厂的标兵。这时候,否定新流程的一些人,又纷纷议论起来。他们认为丹阳化肥厂的路是走不通的,是“盲目冒进”。
丹阳化肥厂的领导干部和工人,大部分是满手老茧的庄稼人,对农民积肥造肥的艰难辛苦,有深切的体会。他们看到,丹阳农村水利灌溉机电化以后,对化肥要求十分迫切。同时,他们认识到能否把新流程坚持下来,不仅是一个工厂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化肥工业的问题。因此,他们没有因为工作上遇到挫折和听到对新流程的冷嘲热讽而气馁,相反把这些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他们深信,关键在于自己还没有认识到新流程的规律。他们决定先从一堆乱丝般的现象中理出头绪来,然后一个个地解决。
他们回顾过去的生产情况:总的说来,很糟,但有时也偶尔出现一些好现象。合成氨和化肥产量经常很低,可是有一天,合成氨产量曾经达到过六吨多,碳酸氢铵产量达二十吨,接近设计水平。怎样理解这一天的成就?有些人说:“这是昙花一现,是偶然的。”而丹阳厂的同志则认为:“这不是天空中的闪电抓不住摸不着,设备在我们手里,事在人为,这是可以抓住的”他们就抓住这“昙花一现”,从偶然中去寻找必然。工厂党委书记、厂长等领导人都下车间劳动,采取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方法,把生产技术问题按工序一个个地排起队来,一个个进行试验,摸索规律。他们有时观察几百次,汇集了近万个数据,才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控制指标。副厂长周思行为了弄清一个控制指标,和技术员、分析员,不知加了多少夜班,熬红了眼睛,每半小时测定一次数据,共汇集了八千一百六十个原始数据。
设备虽然经常堵塞,可是有时也出现一个班不堵塞的情况。同一个工人操作,有时堵塞,有时却不堵塞。这说明问题还是在于人们没有掌握它的规律。操作工周敏炜为了摸清这个“谜”,在一天中,在十八米高的塔上爬上爬下三十次。下了班,他很疲劳,可是放心不下,再回到车间继续观察。他天天操作,天天分析,天天总结,对的就用到生产上去,不对的就纠正。经过半个月近百次分析研究,他终于从许多偶然现象中找到了造成堵塞的规律。车间职工研究分析了他的发现,又加以发展,终于打开了缺口,找到了一套解决堵塞的办法。
在失败里找到信心
八个月的生产实践,暴露了设备上、工艺指标上和操作上许许多多问题。丹阳厂的同志们认为这是件好事。他们说:“我们从失败的教训中看清了存在的问题,它使我们对新流程的成功更加有了信心。”这期间,工厂干脆把生产停下来,彻底进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大检修。他们一台台改造,一项项“过堂”,消除了设备缺陷,又增添了一部分设备。对一些工艺指标和操作规程,也作了修改补充。
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了,但是人的操作不准确,最好的设备也不能起作用。丹阳化肥厂建厂时,三百多名职工中,只有三个人进过工厂大门,绝大多数是新兵。他们虽然经过兄弟工厂短时间的培训,懂得了一些基本常识和操作方法,可是远不能适应生产需要,这也是新流程不能过关的一个基本原因。于是,全厂就掀起了大练基本功的热潮。变换岗位上的两个操作工,为了掌握突然断电时紧急停车的本领,平时就闭着眼睛,开关所有的阀门。头碰在阀门和管子上起了疙瘩,还是坚持练,一点也不灰心,终于熟悉了每只阀门的部位及其距离,练熟了步子。有一天深夜,雷电交加,他们正在交班,突然一个震天霹雷,把变压器打坏了,顿时全厂一片漆黑,设备都停止了运转。这时操作工沉着果断,喊一声“各就各位”,按照分工奔赴岗位,凭着平时练就的硬功夫,仅在两分钟之内,就关闭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十五只阀门,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
高压机操作工景留发在操作中勤看、勤听、勤摸,已经把高压机的构造、各个部件的性能以及运转的声音等看熟、摸熟、听熟,一旦发生问题,马上能分析原因,适当处理。检修工人检修设备时,他细心观察用什么工具,怎样用法,道理何在。他一面看,一面帮着做,不懂就问。现在景留发不仅是一个操作高压机的能手,检修的技术水平已超过了一个普通检修工,成为既能操作又能检修的多面手。全厂主要岗位上的一百九十六个操作工,就通过这样的锻炼,从生手变成了熟手。
这样,生产终于由很不正常逐步转入正常,生产水平稳步上升,新的生产流程闯过了重重难关,取得了胜利。
路是人走出来的
丹阳化肥厂从按新流程建厂,直到闯过技术关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党政领导机关热情的支持。省委负责人对他们说:“新人、新机器、新技术,难免不出乱子,不要灰心,接受教训,最后总归会成功的。现在是学习的阶段,不要怕亏本,学习总要付学费的。”化工部和省有关领导部门负责同志一桩桩、一件件帮助解决设备问题。侯德榜同志先后到丹阳化肥厂七次,省轻化工业厅派了总工程师陈东、工程师李兰言等工程技术人员长期驻厂,帮助研究解决建设和生产中的各项技术问题。工厂党委负责同志说:“当时我们就是依靠这些热气,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记者两年前曾访问丹阳化肥厂。那时,他们刚闯过技术关,生产上还有不少问题。最近,记者又访问丹阳化肥厂,他们不仅过了技术关,而且又过了经济关,生产稳定上升。工厂党委负责人说,这几年的经历,使他们深深体会到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走,有时好象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只要方向正确,总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在,丹阳化肥厂从清早到傍晚,门庭若市,来自各公社的社员川流不息。他们车推船载,把一袋袋碳酸氢铵、一桶桶氨水运回农村。社员们把工厂称为“我们的化肥厂”,把丹阳化肥厂生产的碳酸氢铵称为“丹阳化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