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黄鼠狼及其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18
第6版()
专栏:

黄鼠狼及其他
向南
黄鼠狼,名声之臭,可谓家喻户晓,妇孺尽知。而今,人们常说:“黄鼠狼给小鸡拜年”,这是比喻“笑里藏刀,没安好心”;还有“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一则说鸭子自身不健康,再则,黄鼠狼也大有“乘人之危”之意。
拿我来说,自幼就对黄鼠狼有个坏印象:它专意“闹邪”,常听说某某人家的“媳妇”被黄鼠狼“迷”住了。这当然不过是谎诞迷信罢了。
现在才听说,黄鼠狼原来是益兽。
《人民日报》六月二十一日载新华社消息说;“黄鼠狼是一种益兽”。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师生,几年来,奔走了六、七个省份,解剖了四千五百三十九只黄鼠狼,结果表明,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老鼠、昆虫和两栖类动物。有的黄鼠狼胃里有十二只小老鼠,有的竟有五百九十二条棉花红铃虫。解剖的四千五百三十九只黄鼠狼中,只有两只吃过鸡。故而“肯定它是一种益兽”。
读了这则消息,深觉内中很有些发人深省的道理。黄鼠狼会“偷鸡”,有其有害的一面,确系实情,有时候,有些地方,黄鼠狼吃鸡的比例,可能还会比上述比例大些。但是,从前,单凭这一点,就确认黄鼠狼是“鼠狼之辈,民之害也”,这里包含着很大的表面性、片面性。“黄皮”可以制皮衣、皮货,“狼毫”可以制笔,这是大家所知道的。但是,它能如此大量地吃食害虫,则是新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看去似乎“熟悉”得很,其实,常常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见一点,不见其余,并没有真正的认识。所以,凡事要用“一分为二”的唯物辩证法去分析,切不可以孤立片面地观察事物,更不能以此去作结论。说黄鼠狼是害兽,这个结论固然未必正确;可是,这里也得补充一点;如果因为肯定它是益兽而又看不见它吃鸡的害处,不去防范它,那也不对。
有些传说的看法,完竟是真理呢,还是伪理呢?又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唯一可靠的办法是亲身实践。毛主席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想“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去。黄鼠狼原来是益兽,不正是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师生,长途跋涉,历经辛苦,亲手解剖了几千只黄鼠狼的结果吗?对黄鼠狼应该如何认识,他们有发言权。俗话说:“不上山不知山高低,不下水不知水深浅”。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那些既不上山,又不下水,却喜欢大发其言的人是可以从这里受到教益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