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关键在于全面安排——山西沁水县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19
第1版()
专栏:

关键在于全面安排
——山西沁水县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
山西日报记者 裴润生 本报记者 李玉秀 冯东书
位于中条山和太行山之间的沁水县,多种经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沁水县总面积有两千五百多平方公里。在这辽阔的土石山区,勤劳的沁水人民,几年来使河山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播种了五十五万亩林木,每户平均十四亩,种植各种木材树、干果树、水果树、桑树九百二十七万株,每户平均二百一十株;大牲畜、羊、猪不断增加。所有生产大队都办起了各种作坊,因地制宜开辟了各种副业生产门路。
这一切,正在改变着农副业集体经济收入比例。去年,全县多种经营收入共六百三十二万元,占农业收入的百分之六十点九,平均每人收入三十三元三。
多种经营的发展,使沁水的山变了,河变了,土地也变了。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待大自然的精神状态变了。
过去,沁水人民说:“沁水是穷山沟、害河流。”
现在,沁水人民说:“处处都有摇钱树,队队都是聚宝盆。”
沁水人从正月到腊月,经常有事做,月月有收入。
全面贯彻党的方针 细致研究自然特点
沁水县多种经营发展的过程,是不断领会、贯彻党的“以粮为纲,多种经营”方针的过程,也是逐渐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沁水的经验表明:这两者的关系是:只有正确地领会、贯彻党的方针,才能更好地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财富;反过来,只有懂得大自然的特点,找到改造自然的规律,才可以促进“以粮为纲,多种经营”方针的贯彻。在处理这个关系上,沁水县曾经历了曲折的、长期的斗争。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诞生了。她为发展多种经营,全面地建设山区,开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如何发展多种经营,最初,人们的认识是不明确的。有人说,沁水县没有个发展头;有人说,发展多种经营,无非是给社员解决几个零花钱。
十里公社有些人把“阴阳先生”给群众看“风水”,也当作“副业”生产门路。一个叫何斗书的“阴阳先生”,一次出外搞“副业”,收入五十多元,除按规定交给生产大队三十元,顶了三十个劳动日以外,还余二十元装了个人的腰包。
那个时候,县委对于如何发展多种经营,也是不大明确的。有一段时间,曾经根据有些人的建议,在交通极不方便的条件下,大力发展了胶轮大车,大搞运输,为社员找零花钱。当时,还有一个想法是:车多了,人们自然就要修路,改善交通条件。他们把这叫做“以车促路”。于是,在短短的时间里,全县各个生产大队的胶轮马车,增加到二百多辆。结果,既没有可运输的东西,也没有促进了交通发展。大部分车辆积压起来,解决零花钱的目的也没有完全实现。
这些事情,引起了县委的注意。县委经过讨论以后认为,最大的教训是:既不太了解沁水的自然特点,又片面地理解了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那么,在沁水到底可以发展哪些多种经营呢?县委组织了一批人员,对全县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考察。县委根据考察的结果,重新研究了每一项多种经营的门路,认为在沁水普遍可以发展的项目有:蚕桑、畜牧、植树等;在部分地区可以发展的项目有药材、养蜂、果木等。
直到这时,人们才发现,沁水县的确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条件。在这里,山上沟底,可以大量植树造林;地边地堰,到处可以栽桑;从春到夏,野花满山,蜜源丰富,可以养蜂酿蜜;全县有一百多万亩牧坡,草源充足,是发展畜牧业理想的基地;在气候高寒的丛山峻岭,有上百种药材和各种山货,可以采刨,开发。
城关公社棉园大队,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地方。过去,一讲到发展多种经营,干部和社员都说:“我们这穷山沟,有什么发展头?没有条件。”满山遍野的黑刺花、荆阳花,人们年年看见花开、花谢,谁也没有把这当作发展养蜂的好条件。一九五九年春天,四川把上千箱蜜蜂放在棉园山上采蜜。这时候,棉园的干部和社员,好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既然别人可以来放蜂,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养蜂?于是决定发展养蜂事业。这一年,他们就买了二十四群蜂来放养。
棉园大队养蜂事业的发展过程,是全县养蜂事业发展的缩影。那一年,全县共买蜂三千多群。到第二年,一跃而为六千四百群。这件事,使县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全面地正确地领会党的方针,积极地调查研究自己地区的自然条件,从自己地区的实际出发,才有可能把多种经营全面地发展起来。
切切实实解决各种矛盾
多种经营一年一年发展
随着多种经营的逐步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既要以粮为纲,又要发展多种经营,劳动力能顾得来吗?在县委会议上,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有的同志说:“沁水县每人平均三亩半地,发展多种经营,就要丢了‘纲’,粮食产量要下降。”持有相反意见的同志说:“劳动力固然是紧张的,但是,有相当多的劳动力,用于推磨、拉煤和运送公粮。解决劳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发展多种经营。”县委讨论决定,从改善交通条件、改革工具和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大力发展水碾、水磨等)入手,解放这部分劳动力。几年来,沁水县的交通事业发展了,全县兴修了长二百五十公里的简易公路,社社通了汽车,每年秋季运送公粮再不要驴驮人挑。沿着沁河等主要河流,先后建起了五座小型发电站和二百座水磨、水碾。这样,就节省了大批劳力和畜力,发展多种经营。县委根据几年来摸索到的经验,认为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应占总劳力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多种经营占用的劳力,以百分之二十左右为宜。
沁水县发展多种经营,也产生过农业和植树争地的矛盾。开始发展桑树,有些人仿照南方种植大片桑园的办法,在城关、郑庄、端底、潘庄四个公社,建立了四片桑园,占了一百多亩粮田。县委发现这样占用农田过多,便决定桑树上山。但是,把桑树种植在土层瘠薄的山坡上,生长很慢,桑叶质量很低。有人想起农民过去把桑树栽在地埂上,于是决定在地埂上栽桑。可是,有人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地埂栽桑安?地,以后还吃不吃粮食?”县委一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在端底大队进行试验。事实证明,地埂栽桑,对秋季作物稍有影响,对夏季作物并不影响。群众反映,地埂栽桑是“?秋不?夏,功比过大”。林粮争地的矛盾,终于解决了。
一个又一个的矛盾解决了,多种经营一年比一年发展了,不仅直接为社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用品,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尤其显著的是集体的收入大量增加了,农业再生产的能力逐年提高了。全县农业生产投资一九五八年为七百九十三万元,去年增至一千四百一十万元;全县化肥用量一九五八年为七百四十八吨,去年达到一千零五吨,使全县的粮食产量逐步获得了提高。
全面普查自然资源
层层制定远景规划
有些人说:“宁搞现兑现,不搞眼不见”;“前人栽树,后人歇凉,不合算。”他们把发展多种经营,当做“打快拳”、“抢热饭”。一说搞多种经营,就是发展作坊,开饭铺,烧砖。有一个时期,沁水县的各种作坊,如雨后春笋似地发展起来。植树造林,只种果木树,不种木材树;发展木材树,又只种速成林,不种松柏树。总之,什么生产赚钱快、赚钱多,就发展什么。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社员多得利,快得利,解决零花钱问题。
但是,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说,“发展多种经营,可以解决社员的零花钱问题,但不仅仅为了社员零花钱,更重要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他们主张,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胸怀革命的大志,把发展多种经营看作如同发展粮食、棉花等生产一样,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百年、千年、万年大计。因此,得利快的生产项目固然要抓,得利不快的、但是为多种经营打基础的工作更应当抓。
沁水县委支持后一种意见,认为处理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应该是既照顾当前增加收入,又树立长远的建设思想。以当前保长远,以长远促当前。
为了解决某些人只顾当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的思想,县委通过从上到下层层制定远景规划,对社员广泛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使干部和群众都更加看清了我国农村的发展前途。郑庄公社西郎大队社员王易斌说:“社会主义还长,共产主义还远,我们住在沁河岸上,水利化、电气化还没有看到,可得好好搞建设哩。”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几年来,沁水县各个公社,在抓当年得利的多种经营项目同时,都进行了多种经营的基本建设。一九六二年,县委组织了一百二十多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全县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了第二次全面的普查。根据这个普查的结果,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县委在全县划分了五种重点发展的基地:气候温暖、桑树较多的端底、郑庄、潘庄、土沃等公社,为栽桑养蚕基地;土地多、野花广、蜜源充足的杏峪、王寨等公社,为发展果木和养蜂基地;牧坡广阔、水源充足的苏庄、五壁、十里、范村等公社,为发展大牲畜、羊群基地;适宜发展森林、山货资源丰富的棉庄,下川等公社,为发展林业和采刨山货、特产的基地;下湿和气候较寒冷的东峪公社和沁河两岸,为发展芦苇和种药材基地。县委常委还实行了分工负责,加强了这些重点基地的领导。每一个公社,每一个生产大队,对本地区发展多种经营的项目,也都进行了具体规划,层层加强了领导。
和建设多种经营基地相适应,几年来沁水县还狠狠抓了技术人员的训练提高。他们用举办半专业学校、短期训练班等形式,为各生产大队培养了大批养蜂、养蚕、林业、畜牧业等方面的青年技术人员。这样,就为今后多种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既奠定了物质基础,又奠定了技术基础。
亲自实践取得直接经验
因地制宜领导多种经营
多种经营的最大特点是:地域性强,项目多,分布广,有大有小,得益时间有快有慢,技术要求有高有低。如药材生产,人常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割去当柴烧。”菖蒲的采刨时间,只有立夏以后十天突击时间,而且要求“上山快,动手早,药苗旺,天气好”。养蚕的特点是时间短,收益快,在最紧张时期,真是“宁叫娃娃炕上哭,不敢误了养蚕姑”。总之,在发展多种经营当中,既有大同,更有小异。不仅县与县之间是这样,甚至社与社之间、队与队之间也是这样。因此,领导多种经营,不能单一化,而要多样化,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
拿养蚕来说,“量叶养蚕”(即有多少桑叶养多少蚕),是发展养蚕事业的一条客观规律。过去,群众中有种说法:宁叫蚕老叶不尽,不让叶尽蚕不老。然而,在一九五九年,沁水县委有些同志,在江苏参观学习养蚕经验以后,忽视了当地自然气候的特点,也违背了“量叶养蚕”的客观规律,提出沁水也和江苏一样,一年养四季蚕。而且提出“以蚕促桑”的口号。果然,这一年,养蚕数量成为沁水历史上最高的一年。但是,一部分桑树由于当年采叶过多,影响了来年的生长和发育,因而迫使养蚕数量逐渐下降。端底公社五龙头大队,因为养蚕过多,曾到数十里以外的晋城县购买桑叶。结果,蚕茧的收入,只够买桑叶的开支。
这些事情,使县委和各级干部认识到,要想领导好多种经营,就要下苦工夫学习。这个县,从几位书记到县委委员,不仅到外地参观访问,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而且亲自参加某一种生产的实践。县委书记李德全为了懂得养蚕,便亲自养蚕。原来的县委书记贾培宏,拜农民为师,从种果树的育苗学起,学习了一套栽培技术。有的同志还读了不少科学技术书籍,增长理论知识。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领导工作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
根据既抓大项目,又抓小项目的精神,这个县在领导方法上做到了既有重点,又照顾到一般。时间性强的一些生产项目,采取打歼灭战办法。例如,刨菖蒲,县里便组织几十个生产大队、数千人统一行动,集中力量,突击完成。对于一些生产数量很小的生产项目,也不随便掷掉。下川公社的深山里,每年可以打十多个麝香,为数很少,收入不多,但因为是一种贵重药材,县委同样把它当做一项不可缺少的副业生产门路,加以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