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似懂与真懂 偶能与常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20
第6版()
专栏:

似懂与真懂 偶能与常能
劳黎
专业是我们做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武器。明确了为革命而学的青年学生,在掌握武器上,自然会时刻想到应用,力求把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扎扎实实地学到手。
所谓学到手,可以说,在知识方面,至少要理解、消化,并且能够活用;在技能方面,至少要摸熟它的特性,能够有把握地从事实际操作,切勿满足于似懂非懂、一知半解。这中间,用得上这样两句话:“莫把似懂当真懂,忌将偶能作常能”。
的确,在人们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似懂”和“偶能”的情况。这是由“不懂”到“懂”、由“不能”到“能”的一个阶梯。踏上这个阶梯,如果以为这就是懂了、能了,从此,不再细心捉摸,反复操练,不断深究,那么,往后的实践将会证明,那时候实际上并没有真懂,也不是常能。相反地,处在这种关口而又能清醒地区别“似懂”和“真懂”,“偶能”和“常能”,那就会抓紧时机,再加一把劲,终于把本领学到手。所以,懂得这个区别,对于学得过硬的本领,实在是大有关系的事情。
且举一例。
北京市委《前线》杂志今年第十二期上,刊登了北京航空学院三年级学生范兴言的一篇文章,讲他学习毛主席著作运用于专业学习的一些体会。文章中说:
“有几次做实验时,仪器一下子就调好了,本来可以马上接着做下去,但我想,这时的很快调好是偶然碰中的,将来工作时却要过硬的快,因此又重新调,直到摸索到调节的规律,再继续往下做;这一次实验虽然慢一点,但掌握了调节的规律,以后就能有把握地快了。”
“磨制金相试样时,我不企图‘碰巧劲儿’,一下子磨好,因为即使这样偶然磨好了,也没学到真本领。”(着重点是引用者加的)
范兴言同学在这里所区别的,是“偶然碰中”的快,和“过硬”的、“有把握”的快;是“碰巧劲儿一下子”磨好,和“摸索到规律”的经常磨好。引导他不满足于前者而努力去达到后者的,正是由于他认清这种区别,即:似懂未必真懂,偶能未必常能,从而本着穷究到底的精神,去牢牢掌握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
愿我们大家在为革命而苦学各种本领的途程中,每当出现若有领会、偶然碰对、偶然成功的情境时,都能这样加以区别,继续迈开大步,反复锻炼,以便从“似懂”走向“真懂”,从“偶能”走向“常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