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阜城利用坑塘大力发展副业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21
第3版()
专栏:

充分挖掘平原地区多种经营的潜力
阜城利用坑塘大力发展副业生产
全县已利用起来的坑塘有一千一百多个,面积达五千多亩,种植了菱、藕、苇子和蒲草等作物,很多坑塘还养了鱼,基本上实现了无闲坑、无空塘
本报讯 河北阜城县有一千一百八十四个坑塘。过去百分之七十左右是闲坑。今年春天县委讨论了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着重提出要利用坑塘。到目前为止,全县利用起来的坑塘已有一千一百多个,约占坑塘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利用坑塘的面积共计五千多亩,已种上菱、藕、苇子、蒲草等,很多坑塘里还养了鱼。此外,还利用坑边沟沿种蓖麻、向日葵等,现在全县基本实现了无闲坑、无空塘。
这个县开始提出利用坑塘发展多种经营时,曾遇到不少思想阻碍。有的轻视坑塘的作用,认为坑塘种不了多少东西,费力大,收入低,不如干点别的。有的有畏难情绪;认为坑深水多无法种,说什么“一无钱,二没料,三无技术办不到。”还有些人满足现状,安于旧习惯。他们说:“我们村的坑自古以来没有长过东西。”“俺村的坑,龙生蛋、驴长角,也长不出藕和菱角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县领导干部利用各种机会大讲利用坑塘对促进农副业生产的重要性。针对干部群众中存在的畏难情绪,组织大家学习了《愚公移山》等文章和大寨精神,教育基层干部大抓坑塘利用。漫河公社丰庄大队支部书记吴章生思想问题解决以后,带领青年将八亩荒坑种上了苇子,现在长得很好。公社在他们那里开了现场会,促使全社在三十六个闲坑里都种上了苇子、藕、菱角、蒲草,或者养了鱼。杨庙公社杨庙大队发动了一百多人,大干五天,淘干了三个坑,挖出四百七十多车坑泥,种上了藕。县委还通过总结典型经验,教育干部和群众。崔庙公社小苟庄一九六一年从外地弄来了三块藕芽,种在坑塘里,到一九六四年发展到五亩,采藕三万五千多斤,收入一万多元,队上用这笔钱买了两头牲口,四十多件大中型农具。同时社员每户还平均分到二百多元。群众说:“闲坑变成了聚宝盆。”县委抓住这一典型,召开了现场会。码头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参观后,也在八十二个闲坑里种上了水生作物,其中种藕三百一十多亩。
在利用坑塘种植水生作物的过程中,县委强调了全面规划,因地种植,要求各地根据坑水深浅,坑底土质,水的好坏和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通盘安排,并且狠抓三落实:一、组织落实。这项工作由县委生产办公室具体负责,将坑塘种植列入了当前生产计划。社队都确定了专人,作到了层层有人负责。有些生产队还组织了专业队,将任务落实到人。二、计划落实。计划一直落实到生产队,落实到坑。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有无种子,一个队经营还是几个队联营,都事先定好。三、措施落实。根据季节定具体措施,解决种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由于抓得狠,抓得紧,很快掀起了坑塘种植活动。漫河公社发现千顷洼有一九六三年被大水冲来的蒲籽,就发动群众积极地进行了采种,很快解决了蒲籽问题。也有的队用等价交换办法解决了种籽和资金等问题。同时,国家也给了一些支援,县供销社从外地购进菱角蒲种,农林局购进了鱼苗,这些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坑塘利用。
目前阜城县已利用的五千多亩水面,水生作物一般生长情况良好,除了今年种植的藕、苇子当年收益不大以外,其它作物预计今年能收入三十多万元。来年将有更大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