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木偶剧进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21
第6版()
专栏:

木偶剧进山
林东力
在群山环抱、山岭重叠的闽南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平和老区,人们奔走相告:“布袋戏来了!”偏僻寂静的山村,顿时便会活跃了起来。
去年国庆节后几天,龙溪专区木偶剧团就出发前往山区、老苏区巡回演出。为了使更多的山区、老区人民都能欣赏木偶艺术,他们扛着道具、背着被包,行进在寒风凛冽的山野,穿越白雾弥漫的密林,常常要走几十里崎岖的羊肠小道,踏上望不到头的层层曲折的石阶,在只有几户的边远村庄,搭台演戏。有时,一天当中要在两个地方演出。下寨公社下荣坑生产队,是个深山峡谷中的山村。剧团沿着透不过阳光的密林进发,连续走完三百多个石阶,来到这里,在零下三度的寒夜,为十七户的群众演出。社员说:“咱山沟第一次响起了锣鼓声。”老区和山区人民的革命和劳动热情,鼓舞演员们去克服困难,他们说:“想到要去为当年同反动派坚持斗争的人民演出,我们的劲头就永远使不完。”有一次,赶路时,发电机掉入水中,必须烘干才能使用。同志们连夜生火,整整烘了二十六小时,许多人眼睛都熬红了。他们振振精神,又参加当晚的演出。全县老区代表在老革命根据地坂仔公社金京洋大队开现场会,剧团闻悉,赶去为他们演出。演完后,为了按原计划在第二天上午到达五星大队,在月淡星稀的深夜,演员们打着手电筒,翻过两座大山,走了二十多里小路,在午夜一点来到这个大队。
龙溪专区木偶剧团给山区、老区人民带去了十三个丰富生动的革命现代戏,其中有反映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奇袭白虎团》;有进行阶级教育的《血泪荡》;有歌颂为保卫集体财产而光荣牺牲的红色少年的《张高谦》;有反映沿海军民对敌斗争的《东山战斗》;有反映农业大跃进的《庆丰收》等等。这些革命现代戏的演出,促进山区、老区人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唤起他们对苦难往年的回忆。许多群众看了《血泪荡》说:“天下的地主都是一个样,他吸干了我们血汗,养肥了自己,这笔账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剧团在山格小学演出《张高谦》,小观众看到坏蛋陈先凤杀害张高谦,个个握紧小拳头,愤怒填胸。优美学区的小学生们看戏后,就地展开讨论:我们向张高谦哥哥学习什么?贫农的儿子林歪头回家就要求父亲把大队的牛交给他放,并表示要象张哥哥那样爱护集体的牛羊。
除了带去的剧目,剧团还边写、边演当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在高峰大队,复员军人林区元带领群众改造低产田,五十三岁老贫农妇女何识,人老心红,热爱集体,青年妇女罗来成妥善安排家务,天天出勤。他们根据这些事迹,编演了《高峰英雄谱》。在“金吊岭”农场,剧团编演了《金吊岭上的战斗》的小演唱,到了寨里大队,恰逢队里搞积肥运动,剧团就把四十多岁老贫农起早摸黑,拾粪积肥的事迹编出来演。东坑大队开秋季丰收大会时,剧团前往演出,还编演了相声《老钱和小钱》教育社员丰收不忘节约。
剧团的美工人员每到一个演出点,就在村口、路旁、屋角、墙壁上写宣传标语,画宣传画。演员和乐队人员在演出空隙,教社员唱革命歌曲,帮助大队俱乐部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
山格公社的山格和白楼大队有一条水坝。两个大队在这里建立了水电站,碾米厂,群众家里还装上了电灯。半年前,水坝被洪水冲坏了,由于劳力缺乏、社员忙于抗旱和秋收,一直没修起来。剧团到这里演出,知道了此事,主动向公社、大队领来了抢修水坝的任务。剧团党支部发出号召:“一定要把水坝修好”。第二天,全体演职员到十里以外的工地上,投入紧张的抢修劳动。山格大队十个社员路过,看到演员的干劲,深受感动,也纷纷跳入水中,参加抢修。剧团在高峰大队演出时,看到村口小河中垒了几个石堆,社员出工、收工都从此进出,有时水涨了,只好涉水而过。这是社员劳动的必经之路,因为这个大队(老区)只有三十五户,都是贫下中农,又都是烈军属,缺乏劳力,没法修桥,剧团党支部立即提议:为老区人民办一件好事,修造一条小石桥。修石桥时,他们坚决不动群众东西,到村外的山上挑红泥土、找鹅卵石,到草丛中找石头,到从前被反动派烧毁的废墟里挖石条,花了近一天工夫,把小石桥修起来了。在“金吊岭”农场,全团演员开了一亩果园地。农场为了纪念这种难忘的友谊,决定把它命名为“龙溪专区木偶剧团果园圃”。
木偶剧团送戏给山区、老区人民,同他们一起劳动。受到了山区人民的赞扬。有一次,剧团从清晨到傍晚,跑了一整天山路,到达芦溪大队,打算休息一个晚上。可是,广场上已经排了三百多张凳子。原来,三天前群众知道剧团要来演出,就准备停当了。演员见此情景,感动得忘了疲劳,立即搭起舞台,敲响锣鼓。在金京洋大队,群众到处贴标语,象过节似的欢迎剧团。天气寒冷,山风袭人,但是观众在露天里围得水泄不通。山区和老区人民把木偶剧团看成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派去的慰问队。高峰大队副支部书记庄水夜说:“我们这里从来没看过戏,只有今天,共产党、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好戏才能送上山来。”剧团离开时。这个大队家家户户烧热水要演员们洗脸,大人小孩都依依不舍,叮咛以后一定要再来。有一天,从南胜大队到欧寮大队演出,因为连续赶了六个小时的路,中饭也没吃,许多人摘了“山多年”充饥,被当地群众发现了,他们以为演员喜欢吃野果,第二天就不断送来一箩又一箩的“山多年”。许多群众煮了地瓜硬是叫演员吃,说:“这是土产,你们一定得尝尝。”坂仔公社养老院的老人们看了演出,一定要把自己种的芋头送给剧团。演《血泪荡》中缺少一件道具,大队竹器厂社员知道,精心赶制了一个送给剧团,并说:“你们要什么,尽管说。”剧团的发电机被水淹湿了要烘干,正为找不到木炭着急,坂仔公社社长赖亚栖,立即把家中仅有的一箩木炭送给剧团。
龙溪专区木偶剧团进山区演出,虽然时间还很短,但演职人员却从实际中增强了上山下乡锻炼的信心和决心,现在,剧团的演职员们比任何时候都深刻体会到,作为革命的文艺工作者,自己的责任是重大的。过去一段时间,剧团出省巡回演出较多,长期在城市里跑,又没有很好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有些人贪图安逸、安于现状。如今,经过几个月的下乡演出。许多人的思想感情起了变化,有一位十七岁的女演员,过去连洗衣、补衣、洗头发都得别人帮忙,现在,她不但会料理自己生活事务,能挑行装走山路,还要替社员挑水、扫地。还有一位女演员,她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好奇心跟着到山区来的。跑了几天,她腰痠腿疼,夜里在被窝里偷偷地哭起来。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老区人民给她讲了当年革命斗争史,以后她从没有掉队过。贫农出身的老艺人满怀感触地说:“我们都是从农民当中来的,参加剧团后,穿上鞋子,住上城市,几乎把过去的苦忘光了,现在赤足下田挑土,肩肿脚疼,再不劳动,就真要变质了。”是的,这是木偶剧团实现革命化的第一步。但是,他们从开始认识到要与山区人民建立血肉关系,到完全成为山区广大贫下中农群众自己的文艺队伍,还要做许多努力。我们相信只要他们有了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决心,就能够遵照毛主席指出的文艺道路,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广阔大路上走到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