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为贫下中农服务,更好地改造自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7-22
第5版()
专栏:

为贫下中农服务,更好地改造自己
中医研究院农村巡回医疗队队长中医研究院中医师 叶心清
我是参加中医研究院组织的农村巡回医疗队到北京郊区顺义县进行巡回医疗的。我们从二月十日出发,六月二十六日结束,历时四个半月。在这短短的四个半月的实践中,在个人思想改造和医疗工作中感受都很深。
通过实践,使我进一步亲身体会到,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适应农村人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我们的思想改造,对于促进医务工作人员的革命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到农村防病治病,开展巡回医疗,应该成为一种制度。我要求每年有机会下农村工作,以便很好地向贫下中农学习,培养阶级感情,锻炼与改造自己,更多地为贫下中农服务。
向贫下中农学习
解放前,我也治病,但是没有树立阶级观点,为谁服务的问题根本谈不到。解放后,我依然是在大城市,服务对象仍然很狭窄。党中央和毛主席很早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农业,但我们过去对于这些重要的指示理解很不够,因此更谈不上实际行动。去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医务人员组织农村巡回医疗队,我被批准参加第一批巡回医疗队,十分高兴。
我们医疗队一进村,就受到农民热烈真挚的欢迎,尤其是贫下中农那股热情,真使我难忘,决非言语所能表达。他们寄予我们很大希望,他们说:“现在世道变了,过去穷人病了,请大夫请不来,现在送医送药上门。”农民对我们的热情欢迎,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使我们感到非常惭愧。
在农村工作四个半月,我们亲身体会到农民的勤劳的品质,他们为了搞好集体生产,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着。我住在贫农张有家里。他们夫妇俩都有五十三四岁了,可他们还是勤勤恳恳地、一天到晚不停地劳动。过去,象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只知道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实,实际情况远不是那样。我的朋友张有夫妇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一有时间,他们就给我讲他们的家史,讲过去农民怎样受地主的残酷剥削,解放前农民生活怎么苦等等情况,使我开始了解了他们。解放前,他们一年到头披星戴月地劳动,还不得温饱。今天,他们和过去完全不同了,他们有吃有穿,心情舒畅。他们那种勤俭持家的精神,一心为集体的劳动热情和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先公后私的品德,更使我从内心里钦佩他们。特别是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农村出现了新面貌,正掀起一个学习大寨的运动,农业生产高潮已经来临。贫下中农那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千方百计为国家多打粮食的革命干劲,鞭策我们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而且要更多地向他们学习。
积极参加阶级斗争改造思想
下乡前和下乡期间,我反复学习了《怎样分析农村阶级》等有关文件,学习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两条道路的斗争,要时刻不忘阶级斗争。因此在治病时思想上也要有阶级观点。在农村,我们参加了一些群众会议,了解到有的地主、富农在解放后仍不甘心劳动改造,企图变天复辟。我们又激动地听到了贫下中农过去所遭受的种种痛苦。群众的控诉,活生生地教育了我。我出身于地主家庭,认识到更加需要加强自我改造,和贫下中农一道,痛恨地主阶级,永远不忘阶级斗争。正象毛主席一再指出的: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只是斗争形式有了改变。党中央和毛主席及时抓住了阶级斗争这条纲,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巡回医疗队下乡以来,始终贯彻了阶级路线,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地主动为贫下中农服务。当地帮助工作的同志说:“医疗队起了我们不能起的重大作用,长了贫下中农的志气,大力支持了阶级斗争。”这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组织医疗队到农村,一方面对我们是活的阶级教育,是党对我们的培养;一方面是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的革命需要,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一切从方便病人出发
接触了贫下中农,了解了他们,就和他们建立了阶级感情,他们的病痛疾苦,就象我自己的病痛疾苦一样。特别是看到有些贫下中农,由于劳力少,子女多,生活尚不富裕,有病拖延不治,以致小病变成大病,真想一下子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出来,为他们解除痛苦。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了一切从方便病人出发的口号,坚持定点和巡回医疗相结合的方针。
我们刚下去的时候,气候还相当冷。有时天气十分不好,同志们劝我不要去较远的地方巡回医疗,我想:“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医生,决不能失信,叫病人失望,风沙再大也得去,这是锻炼么!”离我住的南法信两里多地的村子有个贫农姓梁,五十来岁,他两脚发木已两年多了,走路不方便,更不能劳动。他先后到顺义、北京看过好几次,没有治好。这次,我给他开了一个处方,要他先服七付药再看。我是星期二给他看的,星期五再去看他时,他已经在村头等我了。他一见我就说:“我只吃了三付药,就能走了。”这个村里有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是一个生产队长的父亲,长期半身不遂。去年冬天,病情严重,家里人已经给他准备后事。我给他针灸了几次,又服了几付中药。过了两个星期,他已经起来了,一个多月后,就可以下地了。他和他们全家人都很高兴。看到他们解除了病痛以后的愉快表情,想到我能为他们尽一点力量,感到很大的安慰。
我们还挑选了位置较适中的村做定点,规定巡回时间,按时前往,个别病人不能来诊,我们就到家里应诊。这样既可以减少病人远途来往的负担,又可以照顾全面工作,如培养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卫生宣传等工作。能否开展好定点与巡回医疗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坚定的送医送药上门的思想。我们实行了定点和巡回医疗相结合的办法后,不仅在我们所在的南法信、天竺、李桥三个公社形成了医疗网,而且到附近的五个公社建立了医疗点,为更多的贫下中农治病。
我们在巡回医疗中,不仅提高了责任心,还扭转了过去不问药价多少的倾向。我们下去之前,就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医疗队怎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在经济建设中提倡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同样在巡回医疗中也要贯彻这一精神,本着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全队二十七个人在下去之前,全部学会了针灸。有一次,我从南法信到焦各庄巡回医疗,在路上碰见两个人,他们给我打过招呼后,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起来了。只听得一个人说:“今天老大夫来了,你该去扎针了。”另一个人说:“我今天不能去,没有钱。”我听了以后,就告诉他们,没有钱也可以扎针。那天下午,他们俩都来了。过去在大城市里看病,很少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很不对的。我在南法信医疗点统计了一百张处方,平均每张处方只合一角九分四。广大群众普遍反映:我们治疗效果好,花钱少,态度好,称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这是农民对我们多高的奖赏啊!这样的称赞体现了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爱戴和深厚的阶级感情。这也充分说明了党和毛主席指示的组织农村巡回医疗队的重大意义。
培养基层卫生人员
毛主席早在二十年前的《论联合政府》中就指出:“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这岂非大半成了空话?”现在五亿农民的保健,都是依靠基层卫生人员,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政治和技术水平,是我们应尽的神圣责任,是我们贯彻为农民服务所必须做的工作。
我们下乡巡回医疗,只能起一时性的治几个病人的作用,虽然这比过去完全脱离农民已经有了改进,但我们要彻底改造农村的医疗卫生面貌,必须逐步建设社会主义的县医院和公社卫生所,并不断地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政治和技术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为保护农民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同当地卫生人员配合工作,我了解到许多基层卫生人员,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为社员防病治病,终年没有假日,没有星期天。他们在农业劳动保护、卫生工作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一心为工作、很少考虑个人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在业务上针对当地常见疾病和多发病,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防病治病的实际需要,传授与交流经验,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我们同当地卫生机构一起,为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培养了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保健员。他们都学会了针灸疗法,而且每人都掌握了三十多个穴位。我们还给他们配备了一个医药包,他们一边劳动,一边看病。农村常见的小伤小病,他们已经可以治疗。今年麦秋,我们到各生产队去,一方面和社员一块拔麦子,一方面了解一下卫生员的活动情况。社员们都称赞说:“这些卫生员可管用了,过去有一点小伤小病,得跑好几里地到卫生所去,现在就地可以治疗,不误农活,真方便。”
由于在实践中锻炼时间较短,有些体会还需要逐渐深化。我们所做的工作,同领导上交给的任务还相距很远。今天,我在短短的实践锻炼中所取得的政治思想上的收获,虽然是初步的,但是对于象我这样出身于旧社会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今后,我一定要努力用实际行动来感谢党和毛主席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和教导。(附图片)
著名中医内科、针灸专家叶心清大夫(左四),在给病人治疗时,向保健员们传授针灸技术     王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