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阅读
  • 0回复

关于撰写理论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03
第5版()
专栏:

关于撰写理论文章
张平化
撰写理论文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好文章登在报刊上,可以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指导我们的工作。同时,通过写文章,还可以督促从事写作的同志深入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系统总结我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
理论文章不仅专业作家要写,广大参加实际工作的同志也要写。如果把范围搞得太窄,光是少数“秀才”写,写文章的人必定很少。过去所以理论文章不够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局限性太大了。广大参加实际工作的同志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斗争经验,只要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对自己的经验加以系统的归纳、分析和研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可以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文章的。所以,今后组织写文章,不要光在专业队伍中打转转,要把广大参加实际工作的同志组织进来。
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找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经验,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写文章一定要和实践结合(包括国际斗争的实践和国内斗争的实践),根据实践的经验来说明,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这样的文章才不是空文。有些人没有参加过国际斗争的实践,就要从国内斗争中积累资料,否则就只能搬弄书本子,正面的书本子加反面的书本子,这样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发表的九篇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和其他的反对修正主义的文章,都是总结经验的,总结国际上的经验,苏联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的经验。这些是大文章,是概括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的;我们写的文章小一些,但也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例如写巴黎公社的关于工资制度的原则(注:向平化同志汇报时,曾说到有人准备写这个问题),也写一下我们的工资制度与高薪制有什么不同,这样才有意思。离开实践,离开总结经验来写文章,必然是空洞无物的,写来写去还是老调,象毛主席所指出的八股调。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就没有八股调了;运用活的辩证法分析具体的事物,就不是干巴巴、空空洞洞的东西了。
写文章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同时,写文章是为了斗争,所以要有的放矢,针锋相对,加强文章的战斗性,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去反对和批判错误的东西。这样的文章,才有生命力。
如何写文章?一面工作、一面写作可以不可以?是不是一定要关在房子里写文章,在下边就不行?如果光关在家里能写,“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出门就不知了,那就永远不能参加运动。人的正确思想从那里来?回答是:唯一的来源是实践。好文章要有好思想,而好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如果真的相信这一条,就要考虑怎么写出好文章。比如:农村有没有两条道路的斗争?社会主义是否一建立就没有阶级斗争了,没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了?列宁说,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以后,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比无产阶级力量大,小农经济随时随地都在产生资本主义,事实证明列宁正确。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把党中央、毛主席是怎样看的,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是很好的文章。而这样的文章,到实际中去写更好。又如,企业革命化问题(注:向平化同志汇报时谈到省委工业办公室正在写这个题目),如果是参加过运动的人来写,可能写得更好。所以,写文章并不妨碍下乡下厂,作理论工作的,也要作实际工作。
理论研究小组的同志要分担一定的任务,一边工作,一边写。有的说:“下边工作忙,没有时间写文章”。没有时间就挤。不要说工作忙就不写文章了。为了斗争,非写不可。在一个工作队里,一个同志抽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一篇文章,不会影响工作队的工作。写文章的同志先在队里收集资料、构思,等准备好了,可以给一个星期的写作假,关起门来写文章。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要读书,过去规定的每天一个钟头读书的制度要坚持。写文章的,多给一个钟头,每天两个小时。留在家里工作的同志,可翻翻资料,向写文章的同志提供一些。理论研究小组里给资料,又给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又有两个钟头读书,特别重要的文章写作时间还可以长一些,困难就解决了。
文章不应当用书本上的话凑成。为了帮助读者领会问题,可以引证。为了比较,也可以引一些反面的东西,但不要太多。引文太多,引号太多,是抄书,不是文章。反面的东西也不必引得太多,有时完全不引,也知道你针对什么。为了鲜明,引一两段也可以。只怕尽是抄书,那是文字游戏,不是写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用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中发现矛盾,对矛盾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好文章。揭露一个矛盾,解决一个矛盾,就是好文章。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几千字就行了。当然,真正有内容的文章,长一些人家也愿看。但最好不超过一万字。除非是很好的文章,一般太长了人家不愿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非要那样多的话才说得清楚,硬缩短也不好。
我同意写文章要催逼一下,包括对领导同志。逼有好处,可以加速作者对文章的酝酿和写作过程。写文章,就要求作者对事物考虑得更周密。这对作者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写文章是加工,逼着你加工,变成产品嘛!所以,题目定了,还要和作者多联系,督促他们如期拿出东西来。
(本文是作者最近听取中共湖南省委理论研究小组汇报时的讲话,原载七月十三日《羊城晚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