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农村骡子增多 全区现有马骡和驴骡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二万多头,随着骡子的发展,许多生产大队都拴起了胶轮大车。社员高兴地说:现在是“胶轮大车骡配套,大鞭一晃不见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04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农村骡子增多
全区现有马骡和驴骡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二万多头,随着骡子的发展,许多生产大队都拴起了胶轮大车。社员高兴地说:现在是“胶轮大车骡配套,大鞭一晃不见了!”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内蒙古许多农村积极发展骡子,各地骡子多,大车多,农民形容说,现在是“胶轮大车骡配套,大鞭一晃不见了”。据了解,全区现有马骡和驴骡头数,比一九四九年解放初增长两倍多,比一九五七年公社化前增加二万多头。
这里的农民最喜欢使用骡子。骡子寿命长,使役期长达三十多年,而且力气大,得病少,耐粗饲,适应性强。随着骡子的发展,许多生产大队都拴起了胶轮大车。
骡子是由马、驴杂交而生的,本身不能繁殖。各地在发展养骡生产中,都注意合理安排马、驴、骡的发展比例,使三者有计划地全面发展。各地一般都采取抽百分之十的母马,抽百分之十五到三十的母驴来发展骡子。在各个不同地区又注意因地制宜,如山区和驴多的地方着重发展驴骡,平原地区和马多的地方着重发展马骡,马、驴都比较多的地方,则同时发展马骡和驴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