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面向农村 深入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04
第3版()
专栏:编后

面向农村 深入农村
今天本报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外科专家黄家驷下乡巡回医疗以后写的一篇文章。从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点:
解放以来,我国的医务工作者,以积极热情的工作精神,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在医疗工作、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方面都做出了很大成绩。但是,当他们下乡参加巡回医疗之后,他们就深深感到过去服务的面太窄了。他们虽然也懂得而且也愿意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服务,但对比之下,过去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得太少了。
广大贫下中农不分严寒酷暑,不管风吹日晒,天天起早摸黑,坚持劳动,从不叫苦。特别是他们那样热爱共产党,热爱毛主席,热爱集体的精神更是十分可贵。例如有的农民头一天还在发烧吃药,第二天烧一退又在田间劳动了……对比之下,农民对国家的贡献很大,而医务工作者为农民贡献得太少了。
广大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十六年的艰苦劳动,在政治、经济上翻身了,生活越来越好,因而在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他们迫切希望城市医务工作者经常下乡上山,送医送药上门,让他们看病既不耽误生产,又省费用。但在过去,医务工作者不仅不下乡,农民到城市求医治病,也没有尽量给他们方便。农民要求医务工作者帮助他们治疗常见疾病,帮助他们研究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但医务工作者对此也不够重视。对比之下,农民迫切希望医务工作者帮助解决的问题很多,而医务工作者所能解决的却太少了。
面对着这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黄家驷的文章提出:今后,医疗制度、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都要面向农村。这是从实际中提出的建议,是改进医药卫生工作的革命化的建议。黄家驷等同志不仅认识到医疗工作要面向农村的问题,还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这个巡回医疗队在湖南湘阴县不仅为当地培养了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而且还举办了一个半农半读、学制两年的医学班。这个医学班的学员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已经学会看几种疾病。他们的实践证明,医学教育的革命化不仅十分需要,而且也完全可能。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领导部门重视他们的经验,总结他们的经验,使之更加充实完善,逐步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