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小土产遗忘不得——随商业工作队下乡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08
第2版()
专栏:

小土产遗忘不得
——随商业工作队下乡札记
六月中旬,我随博爱县的商业下乡工作队到柏山村去做了两天买卖。回县城后,去别村的工作队的同志正在座谈,我又参加听了听。所见所闻,感受颇多。下面整理的是有关小宗副业产品的几段札记。
三十三种小药材
十三日那天,我在杂品组做生意。第二天清早,我来到小药材样品摊。这里的同志告诉我:昨天展览一天,就收购了三十三种小药材。一个少年,看到这里收蝎子,把他捉的六七十个拿来卖了,得了八角钱,喜笑而去。三十三队的一个姓刘的社员,看到展览样品以后,马上拿来八种小药材,卖了六元八角钱。还有一个社员,拿来二钱多牛黄……。
我们谈着谈着,参观样品的社员又围上来了。有的说:“噢,这东西还能卖钱?”有的说:“这东西,我们这里有的是。”
当地供销社的同志,过去只注意经营这村出产的水缸、石头、白干土等大宗土副产品,这里的小宗副业产品有些被遗忘了。通过这次工作队下乡,县医药公司帮助查清这里有三十多种小药材,已经和基层社签订了收购合同,总值二万多元。这批合同实现以后,全村每户社员平均可以收入二十多元。小土产能有这么大的收入,可是遗忘不得!
老农民的一席话
第三天临走的时候,在街上等汽车,门口有几个老大爷在闲扯。我走上去,问他们买了点东西没有。有三个老大爷一齐说:“买了。”一个说,老伴给儿媳妇买了六尺布。一个说,自己买了个热水瓶。另一个说,买了一把锄头,还给孩子买了两本笔记本。
我问他们,这些东西为什么过去没有买?他们说:地里活忙,不愿意进集镇。再说,有时候现钱也不大方便。这次你们来了,什么东西都收,我们卖了羊皮、药材,有了钱,不买东西干啥用。
这是老农民给讲的“生意经”。农村能够收购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是土副产品。把这些东西收购起来,群众手里的钱就多了,我们的工业品的销路也就扩大了。只注意供应不注意收购,是片面观点。我打开笔记本看了看,在这个村,不到两天时间,就收购了二千六百多元的土副产品,比当地供销社过去每天平均收购额多一倍半,供应了二千九百多元的工业品和小农具,比平日供销社销售额多一点一倍。供应的扩大,不正是来源于收购的扩大吗?
五十斤甜瓜把
十五日回到县城,县里的同志告诉我一个五十斤甜瓜把的故事。
阳庙公社和庄大队,一向被认为是没有副业生产门路的村。这次工作队下乡,发现这个队种了不少甜瓜。医药公司的同志说,甜瓜把也能卖钱,是一种药材,药名叫苦丁香。算了算账,一次就能攒五十斤。基层社的同志和社员群众都称赞新开了一个副业门路。
苦丁香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大家开动脑筋,到处找副业门路。当天,就找到槐米、苍耳籽、柿霜、香附、玉米芯粉等十三种国家收购的物资。一计算,从现在动手收集,到秋后,这个队就可以增加成千元的收入。生产队的同志高高兴兴地当场和供销社订了合同。
从这件事我想到,应当加强收购工作的技术指导。象苦丁香等,如果不是医药公司的同志说明,群众不知道可以卖,基层社的同志不知道可以收,岂不是“货弃于地”,白白浪费了!
二下皂角树村
在机关的时候,有些同志说:“下乡工作队到村做买卖,第一次有油水,第二次就不行了。”我也有这个想法。这次到博爱县,事实恰恰批驳了这个想法。
博爱县在五月五日曾经组织工作队到皂角树村去做买卖,一天购销二千三百零六元,平均每户二元一角多。同时,和生产队订了一万三千八百元的收购合同。
五月二十五日,他们又第二次去皂角树村,两天时间,收购额达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五元,比第一次猛增六点三倍。同时,又订了三十七份收购合同,总值二万零八百元。不论现货、期货,都比第一次增加很多。
为什么能这样呢?主要原因是帮助生产队扩大了副业门路。副业发展起来以后,就经常有“油水”了。
河南省供销社新乡专区办事处 张万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