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友谊的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09
第4版()
专栏: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

友谊的胜利
在这届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印度尼西亚十四岁的马拉迪,同二十岁的中国选手胡玉兰合作,七日以三比一和三比○的优势,分别击败了日本的增山德和阪本义枝、朝鲜的金邦子和尹康子,从而进入女子双打前四名。
这两名小将第一次合作的胜利,博得观众和各国选手特别热烈的掌声。在七日上午对日本选手的比赛以后,印度尼西亚、中国、越南、日本、巴基斯坦等国选手都跑来祝贺。印度尼西亚队领队埃·苏马克索夫人热情地亲吻了这两位小将。
马拉迪和胡玉兰都是横握球拍,在上午的比赛中,两个人配合得很好,打得机智灵活,勇敢果断,又搓又攻。有时胡玉兰猛拉弧圈球,有时两人轮番进攻,而且有硬有软,经常改变线路,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在第三局中,两名小将一度落后,但马拉迪加强了削球的稳健性,为战友胡玉兰创造了良好的进攻机会。胡玉兰几乎每拉一个弧圈球就得一分,一口气连拿了许多分。最后以二十一比十五再胜。
最后一局开始时,双方比分很接近。随后马拉迪和胡玉兰轮流大板扣杀。有一次,胡玉兰高举球拍直上直下地扣死对方打来的高球。过去很少进攻的马拉迪也越扣越凶,最后以二十一比十二的优势,结束了战斗。
比赛结束,马拉迪一边擦汗,一边说:今天我打得信心很足,这主要是李赫男、阮氏梅等许多国家的姐姐对我的帮助。胡玉兰称赞马拉迪的攻球比过去有了进步。
由叙利亚少年男子单打冠军希勒巴韦和越南青少年女子单打冠军黄玉昌组成的一对,六日晚在混合双打中第一次出战,就以三比一击败了柬埔寨著名选手江楚南和谢锦淑,引起全场轰动。
希勒巴韦和黄玉昌都是第一次参加北京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到北京后才相识。前者左手横握拍,后者右手直握拍,他们第一次出师获胜,主要还是由于配合上的默契。
他俩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经常用球拍作手势来商定战术,因此在比赛中能相互创造条件,交替扣杀。每当同伴失球的时候,另一位同伴就点头示意,鼓舞他沉着进攻。两国的教练也并肩坐在场外,相互研究,共同指挥。当关键的第四局打到十四比十五,希勒巴韦和黄玉昌落后一分时,两位小将仍然毫不手软,对方回球稍高,就轮番猛扣,终于连赢多分,以二十一比十六结束了比赛。
比赛一结束,两国运动员都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都说,这是友谊的胜利。两国乒乓球教练和在场的队员也纷纷相互祝贺。叙利亚的运动员竖起拇指向黄玉昌说,好、好!希勒巴韦兴奋地说:“我同黄玉昌合作就象同叙利亚选手合作得一样好。这不仅是我们两国运动员合作的胜利,也是我们两国人民合作的胜利。”黄玉昌也说:“当我们一到北京,叙利亚的朋友们就表示,他们相信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一定能够获胜。从那以后我就想,为了增进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一定要把我们合作的这场球打好。”
(据新华社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