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美援”——美国讹诈巴基斯坦的工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4
第4版()
专栏:国际知识

“美援”——美国讹诈巴基斯坦的工具
美国最近用停止经济“援助”的手段,企图迫使巴基斯坦放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件事已在巴基斯坦引起了举国一致的愤慨。
几年来巴基斯坦坚持同中国和其他亚非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加亚非团结活动,努力促进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召开,同时在越南问题上拒绝追随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这一切使华盛顿统治者越来越恼火。
早在一九六三年三月中巴两国签订边界协定以后,肯尼迪政府就曾先后派出总统特使罗斯托和国务卿腊斯克前往巴基斯坦施加压力,企图阻挠巴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同年八月底中巴航空运输协定签订后,美国政府除了再派副国务卿鲍尔去巴基斯坦施加压力外,还停止了对建造达卡机场和另外一些工程的“援助”。
在这次停止“援助”以前,美国助理国务卿塔波特曾威胁说,如果巴基斯坦奉行同中国友好政策,美国就要停止它的经济“援助”。在巴基斯坦政府不理这个恫吓后,约翰逊政府终于决定把定于七月召开的世界银行援巴财团会议推迟三个月,以便进行讹诈。
美国用“援助”来干涉巴基斯坦事务的一系列行动,有力地证明了“美援”是美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的一种工具。
美国不但利用“援助”企图对巴基斯坦进行政治控制,同时也通过“援助”对巴基斯坦进行经济掠夺。
巴基斯坦的《星期日邮报》周刊最近指出,美国贷款与其说是一种“援助”,不如说是一种按照十分有利可图的条件出口美国货的手段。这家周刊说:“用这种贷款购买的货物需要从美国进口,价格通常比世界市场价格高出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这些货物要由美国的船只运输,这比可利用的其它船只的费用要昂贵。而美援附加高额利率,连同本金都需要以硬币来偿还……毫无疑问,受援国从这种援助中吃了亏。”
“美援”的掠夺性还不仅表现在贸易方面。巴基斯坦《晨报》很早就曾指出:美国“给巴基斯坦的全部援助资金中几乎有百分之四十,有时候甚至更多一些,以供养费、薪津、修缮费等形式重新回到了美国专家那里”。这家报纸还指出:(美国)提供特定工程使用的贷款附有明确的条件:即工程合同只能同美国公司签订。《达卡时报》和《巴基斯坦观察家报》则揭露了美国的粮食“援助”给受“援”国农业经济的沉重打击。它们指出,“在一九六四年,巴基斯坦为取得这类‘援助’,支付了九千二百五十万卢比(巴币名)的运费,其中一半是以美元支付的。”这些“剩余”粮食在巴基斯坦的低价倾销,使巴基斯坦的农业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 (史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