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头一条要树立雄心壮志赶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7
第1版()
专栏:

《北京日报》论述比学赶帮超是革命的群众运动
头一条要树立雄心壮志赶先进
超先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利用客观可能条件,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水平
本报讯 《北京日报》八月十七日发表题为《赶先进,超先进》的社论,全文如下:
郊区农业战线,当前出现了一片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生龙活虎,生动活泼的大好形势。处处有先进,行行出状元,在生产大发展中,这些先进单位带了头,突破了许多点,推动了全局,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农业生产不断向前跃进。
这次小麦会议,就有许多生动的事实,充分反映了这个鲜明的特点。
去年,南韩继大队小麦种得又多又好,复种面积大,产量高,夏收一茬就拿到了按全部粮田计算平均每亩二百多斤粮食,使全年亩产达到了九百多斤。经过认真推广南韩继的“一年种两茬,两茬都高产”的先进经验,在郊区形成了一个学南韩继、赶南韩继、超南韩继的热潮,到今年夏收,已经有一百七十五个大队,一茬就拿到了按全部粮田计算平均每亩二百斤以上的粮食。其中,南韩继又提高了,他们已经为每亩粮田拿到三百九十三斤;可是,房山县北市大队提高得更快,平均每亩拿到了四百零七斤,后来居上,超过了南韩继。
事情就是这样明摆着的:经过比学赶帮超运动,在短短一年内,夏粮高产的“尖子”队迅速增加了一批;老的“尖子”提高了,新的“尖子”赶上来,有的并且超过了老“尖子”。这一大批“尖子”,给郊区广大社、队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指明了方向,带动大家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奔。这说明,生产是永远处在发展变动中的。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推动生产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就是同先进单位比,找出差距,差距就是矛盾,要敢于揭露工作中的矛盾;赶,就是消灭差距,达到先进单位的水平;超,就是超过先进单位的水平,出现了新的差距,又需要经过新的比学赶帮超的过程来解决。在每一个过程中,消灭差距的方法,一个是学,一个是帮。这样,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出现,由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社会主义生产就是这样永远不停地向前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比、学、赶、帮、超,不但要赶先进,而且要立志超先进!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就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动力,就能向先进单位认真地比,虚心地学,鼓足劲赶;也就能乐于接受帮助,并且热情帮助别人,达到共同提高。所以,头一条就是要树立赶先进、超先进的雄心壮志,既不能满足现状,甘居中游,也不能亦步亦趋地永远跟在人家后面,一定要迎头赶上,力争超过先进单位。
赶先进、超先进的精神,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就是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要求我们的工作,也就是充分利用客观可能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郊区农业生产继续大步前进。人民公社化以来,郊区农田水利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水浇地扩大了,养猪、积肥多了,化肥、农药、电力和农业机械也增加了,大部分地区增产的物质条件是比较好的。这些有利条件是不是都充分发挥了呢?为什么有些社、队条件差不多,生产水平就不一样呢?为什么它们有的年年增产很多很快,有的增产很少很慢呢?这里,有个取得领导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经验的问题,有个怎样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生产设备的问题,有个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耕作水平的问题,这都是要不断经过实践,逐步取得经验的。因此,夺取大幅度增产,需要有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但是,首先要有雄心壮志,要有革命志气,革命干劲。有的单位,干部和社员明白“种田为革命”的道理,一心一意要为社会主义多出把力。这样,他们见先进就学,学来就按自己的情况用,干劲大,钻劲足,生产发展快,很快就赶上、超过先进单位。有的单位不是这样。他们向后看,向下比,有点成绩就满足了,看不到别人的先进经验,认为“有吃有穿有钱花,就不必再费大劲了。”这样,他们就容易自满,安于现状,不虚心学先进,有了好条件也不好好用,生产发展就比较慢。也有些单位片面强调自己条件差,先进经验好是好,就是学不了。应当看到,象大寨、南韩继,他们原来的生产条件都不好,但是他们有革命志气,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他们就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做出越来越大的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是前人没干过的伟大事业,是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我们要有干社会主义农业的气魄,迈开大步向前走,不要受过去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我们必须发扬赶先进超先进的革命精神,克服和防止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和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地比先进,找差距,学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使郊区农业生产不断前进。
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后进的要把迎头赶上并且力争超过先进单位,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先进单位要时刻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包括后进单位的某些长处,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不断前进;同时要把帮后进单位赶上以至超过自己,当作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责任。比学赶帮超的目的,不是为了比个你高我低,而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先进单位不要怕被人家超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对先进单位来说,帮助别人赶上甚至超过自己,并不是说明它的工作做得差,落后了;恰恰相反,正是思想觉悟高、工作做得好,由“一点红”发展到了“一片红”。所以,应当热情地帮,真心诚意地帮,不骄傲,不保守,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兄弟单位。而当兄弟单位超过自己的时候,更要虚心地向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赶上去,超过去。这样,我搞好了,你学我的;你搞好了,我学你的,团结可以加强,工作也能越做越好。
比学赶帮超,是革命的群众运动。搞好这个运动,中心一环是发现先进典型,树立先进旗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而不是主观主义地定指标,生硬地压指标。开展这个运动,既要虚心学习兄弟地区的先进经验,又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当地的先进经验,学大寨精神,树自己标兵。事实上,先进单位处处有,推广当地的先进经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条件相近,容易掌握,更加便于因地制宜地运用。因此,从市、县到公社各级领导的责任,就在于发现本市、本县以及本社的先进典型,深入蹲点,解剖麻雀,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把先进单位最根本的、最主要的经验认真总结起来,有几条就总结几条;然后推广到面上去,发动群众比先进,找差距,通过亲身体会,真正掌握先进经验的精神实质,自觉自愿地学习和运用。这就是我们党和毛主席历来倡导的突破一点、推动全局的工作方法,也就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它应当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基本方法。采取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就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实现正确的领导;就能更好地调动广大群众的集体生产积极性,发扬主动创造精神,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促进我们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提高,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