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供销社帮俺撑起“半边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7
第2版()
专栏:来信

供销社帮俺撑起“半边天”
俺大队有五百三十六口人,分为三个生产队。耕地有一半是盐碱地,地势又洼,多年受水灾,困难是够多的。以前,社员就想弄点副业,可是原料没人给,有的生产项目不懂技术,又没人组织,所以一直没有办起来。
一九六三年俺队又受了洪水。大灾之后,生产和生活更困难了。正在这个时候,河古庙供销社派干部帮助我们办副业来了。起初我们还认为:身子都掉在井里了,光凭耳朵还能挂得住?办副业收入个三瓜两枣,能顶啥用?供销社干部耐心给我们算副业收入账,帮助制订具体计划,才把我们的劲头鼓了起来。编筐没有荆条,供销社先后送来八千多斤;产品一时卖不出去,供销社就来收购,又给代销。俺们生产的卤干卖不出去,供销社派人四出找销路,把十万多斤卤干卖出去了。俺们不会掐草帽辫,供销社远从大名县请来技术能手,到俺队把着手传授技术,很快有三百多个社员学会了掐草帽辫。光去年就掐了四千二百多挂,增加收入七百多元。就这样,供销社帮助俺队一气办了十一项副业。从一九六三年到现在,虽然才两年,俺们队的副业纯收入就已经有三万八千五百四十四元,平均每个人增加收入七十二元;给社员实际分红三万一千九百一十九元,解决了很大问题。
一点也不假,“副业能顶半边天”。俺队一九六三年遭了洪水灾,一九六四年又沥水成灾,收的粮食很少。遇到这么大的灾荒,要不是办副业生产,怎么过得去呀?就拿我来说吧,全家七口人,只两个劳力,这两年队里有了副业,连七岁的小闺女也去掐草帽辫,全家每月分副业红少是十几元,多是二十几元,两年共分了四百多元,把生活安排得很好。因为队里办了副业,月月分红挺准,户户有收入,生活困难容易解决,个个干劲十足。
办副业对农业生产的帮助更大啦。这两年队里共用五千九百多元的副业收入款,买了牲口五头,双轮双铧犁两部,排子车七辆,耙、耧、杈等中小农具三百一十四件,化肥三千多斤,粗肥一百八十车,种子饲料一万九千多斤等。
现在,我们都认识到办副业的好处很多,不光受了灾要办副业,就是农业丰收了也得办副业。生产队不办副业,就象一条腿的人走路一样,那可不行呀! 河北省平乡县河古庙公社西庙大队贫农社员代表 李茂昌(邓子常、梁保丰代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