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地方机械工业要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8
第5版()
专栏:

地方机械工业要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
岳宗泰
编者按:工业支援农业是一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任务。在工业支援农业工作中,地方机械工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华北各省、市、自治区的经验证明,把这支力量组织起来,实行思想下乡、工作下乡、产品下乡、技术下乡,到农村去蹲点,同社队群众结合,进行农业技术改革,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就一定能够为促进农业生产高潮、为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贡献。
一九六四年以来,华北各地执行了党中央和华北局关于支援农业的指示,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推动下,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农业生产高潮的促进下,同时,学习了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厂的经验,全区地方机械工业特别是专、县营机械工业的支援农业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贯彻执行了地方机械工业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各地机械工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深入农村,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具的修配工作,采取送厂修理与下乡修理相结合,做到了不违农时;小农具的供应也比较充足了;质次价高、货不对路的现象有了改变;工人群众支援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大多数企业由“吃不饱”变为“吃不了”,转亏为盈,打开了农村市场,开始在农村扎根。
第二,半机械化和小型机械化农机具发展得速度快、品种多,一般比较经济适用,效果显著。各地普遍运用创制新产品、改革老产品、引进外地产品的方法,发展了半机械化和小型机械化农机具。根据华北各省、市、自治区统计,一九六四年以来,共创制和改革农机具五百五十六种,其中成功的、效果大的有二百三十七种;根据华北全区四十多个去农村蹲点的工厂的统计,共创制和改革了农机具二百三十多种,引进了农机具七十三种。天津、北京为农业创制了小汽油机、小拖拉机、扬场机、塑料喷雾器、切片机、开沟施肥播种机、菜田起垄机等机具;在选型、定型工作中,河北省去年选出的产品有五类十六项,山西今年选出十二类一百一十九项,内蒙古也鉴定了一批新产品。从华北全区来说,最近的一年是半机械化、小型机械化农机具发展较快的一年。
第三,组织工厂、工业管理部门和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部门到农村社队蹲点,和农民一道,大搞工具改革运动;在地方机械工业中,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
第四,促进了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在支援农业的工作上,思想下乡、工作下乡、产品下乡、技术下乡,对农民是一个很大的支援和鼓舞,对工人是一个很大的锻炼,工农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许多工厂同社队群众建立了“亲戚关系”,成了支援农业技术改革的技术后方。
一年多来,华北区地方机械工业支援农业的工作是有所前进的,有所发展的。同时,应当看到,我们的支援农业工作,还远远落后于形势的要求。农业形势大好,农业生产建设的高潮正在发展,要求工业特别是地方机械工业给予更好更多的支援。但是,我们的工作还赶不上,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矛盾。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地方机械工业赶上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呢?
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农业技术改革服务的方向
地方机械工业的基本方向是为农业技术改革服务。除一部分担负非农机具生产、为大工业、为国防、为出口服务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都应当直接为农业服务。专、县工业和手工业机械工厂(社)都应当把自己的生产转移到直接为当地农业服务的轨道上来,实行思想下乡、工作下乡、产品下乡、技术下乡,全心全意为农业的技术改革服务。这是政治方向问题。政治方向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正确地解决企业的产品方向问题,才能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实践证明,凡是在支援农业工作上创制产品多、工作做得好的地方机械工业企业,首先是政治方向解决得好,因而,他们取得的成效也就显著。因此,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把解决地方机械工业全心全意为农业技术改革服务的方向问题,做为这些企业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批判那些方向不对头、资本主义倾向的错误,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广大干部和职工的支援农业的自觉性,占领农村农机具的修配、制造阵地。
以发展半机械化农机具为主,
同时积极发展小型机械化农机具
农业技术改革,应当贯彻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同时并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半机械化为主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和华北区农牧业的情况以及地方机械工业企业规模小、技术条件比较差的特点,它的生产方针应当是:因地制宜,以发展半机械化农机具为主,同时积极发展小型机械化农机具;在发展新机具的同时,必须贯彻执行修造并举,优先修配,保证农机具的正常使用;一切产品制造和修理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好中求多,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实行“三保”(保退、保换、保修)制度。
农机具的生产和发展,必须为用户服务,为使用服务;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积极发展对路、适用、质量优良、价钱便宜、易于操作、在可能条件下实现一机多用的产品。研究、设计部门,制造部门,管理部门要同社队群众结合,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用大家动手闹革命的方法,创造新产品,改革老产品,引进好产品。要逐步实现两个成套,即:按农牧业生产作业的要求,实现半机械化、小型机械化机具成套;按地区特点、工厂生产条件、产品服务范围、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服从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实行省、专(市)、县分工,相互协作,定点配套生产;有的产品还可以在大区范围内协作,成套生产。
我们应当看到,由于目前农村社队的购买力还有限,工厂的制造能力小,多数工厂技术水平低,因此,农机具的改革,只能由低到高地逐步发展,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不可违背。我们还应当看到,农机具的改革,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群众路线的方针,使更多的人能够参加工具改革,使工具改革有广泛的群众性,实行工厂和社队群众分工制作,共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发展半机械化和小型机械化。最后,还应当看到,农业技术改革有很大的地方性。因此,农机具的改革必须地方化,按照地区的特点(山区、丘陵、平原、草原等)和耕作习惯,创制、改制、引进适用的农机具;农机具的选型、定型工作只能是在群众广泛创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
进一步明确支援农业技术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地方机械工业支援农业,应当以为农业生产建设节约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为目标。农机具的改革在不同的地区,应当有不同的重点,一般地说,山区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平原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牧区以解决水草为中心。应当指出,山区是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地区,我们要特别注意抓紧山区的农机具的改革工作。
农机具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下列七个方面。
(一)发展农田基本建设的农机具,这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最根本的措施,也是生产潜力最大的一个方面,应当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地方机械工业企业要努力为社队创制、改制、引进修河滩地、修梯田、修台田、建设园田化耕地等机具。
(二)发展水利建设工程的机具,就全华北区来说,重点应当放在小型水利建设方面。地方机械工业企业要同社队结合,为社队创制、推广排灌机具,利用水力发展社队加工工业,解决山区吃水问题,生产水车、水泵、水轮机、小水电站设备、打井机具等等。在大型水利工程方面,地方机械工业企业要同民工结合,大搞群众性的工具改革。
(三)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耕作特点和作物情况,发展各种耕作机械,如耕、种、锄、施肥、植物保护等机具。
(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实行小型机械化,大量节约人力、畜力,以便把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农田建设方面。除继续积极创制新的农机具外,对于现有的机具应加以整顿,进行选型、定型、定点生产。
(五)发展农村运输工具,制造适应各种条件的车子和筑路机具,实现运输车子化,修路半机械化和小型机械化。
(六)发展适用于牧区的提水、割草、搂草、挤奶、剪毛、奶品加工等机具。
(七)积极发展小型动力机械。这是根本改变农牧业生产面貌的关键,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当积极发展柴油机、汽油机、水轮机、小电站设备等小型动力机械。
到农村社队去蹲点
在当地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工厂、工业管理部门和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部门,组织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工作组,到农村蹲点,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行工厂、科研单位、公社社队三结合,从社员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生产关键入手,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进行半机械化、小型机械化的工具改革运动,这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农业情况的、地方机械工业支援农业技术改革的道路来。蹲点,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一切担负支援农业产品的地方机械工业管理部门和企业,都要毫无例外地到农村去蹲点;担负国家定型产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的企业,也要去蹲点,和农民一起搞工具改革,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考察和改革,把“点”成为自己产品的试验基地。
蹲点的要求是:同农民群众结合,把社员群众充分发动起来,积极地参加工具改革;创造出成功的、经济效果显著的机具,并且能巩固下来;带动周围社队的工具改革工作。
一九六四年九月以来,华北全区确定了四十二个单位去农村蹲点。一年多来,蹲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主要经验是:
第一,蹲点,首先必须抓思想革命化。蹲点经验表明,派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到农村蹲点,都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有的同志生活上怕艰苦,工作上怕困难,不愿在农村蹲点,不能顺利地到困难的地方去,担负支援农业的战斗任务。因此,蹲点是一场革命,是一场严重的思想斗争。
第二,从社员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生产关键入手,进行工具改革。蹲点工作组首先要在“三同”中进行调查研究,摸清社员的生产、生活状况和迫切要求,同他们一道研究工具改革;从社员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生产关键入手,用打歼灭战的方法,打好第一仗,取得胜利,见到实效,就可以大大调动群众工具改革的积极性。
第三,发扬大寨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发动群众自己动手闹革命。蹲点,必须成为坚持自力更生为主要方针的好榜样。这里,基本的方法是:半机械化产品,由工厂制造钢铁零部件,生产队出工,就地取材,工人、农民共同制造。小型机械化产品,也要尽量由当地群众出工、出料,自己配套。这样既可以节省开支,又可以传授技术;使农民既学会制造,又学会维修。
一切工具改革,都要在讲求实效、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发扬一厘钱精神,防止浪费,坚持少花钱多办事,能不花的钱就坚决不花。保证不影响社员收入,不影响社队储备。同时,蹲点工作组应当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社队收入,增加工具改革资金和其它生产费用。
第四,为社队培养技术力量,组织生产大队技术组。在工厂同社队群众进行工具改革的过程中,要为社队培养工匠,传授机具使用、维修和保管技术。在培养工匠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贫下中农出身的青年工匠。大队的技术组应当以贫下中农为骨干,团结能工巧匠、知识青年、回乡工人组成,要把技术的领导权掌握在贫下中农和工人手中,技术组应当成为全大队工具改革的骨干力量和机具维修的技术后方。
第五,各方面的协作配合。一个生产队的改革要求,一般地说,应当以一个工厂为主,由其他工厂配合支援。由工业部门带头,把农业、水利、物资、供销社、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力量组织起来,进行协作。
第六,点上的改革要有规划,分步实现。在点上做出成绩,群众发动起来之后,应当按照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精神,按照群众的要求和实际可能性,制定一个全大队发展半机械化和小型机械化农机具的规划,分步实现。
第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每个点都应当成为工具改革运动的根据地和基地,采取“一带二、一片红”的方法,典型示范,推动一片。点上试验成功的机具,应当积极向周围社队推广,带动周围社队的工具改革。推广经验,应当是推广机具和推广工作方法同时进行。采用好的机具,同时必须采用好的工作方法。不论创制、改制或引进的机具的推广,必须遵守下列原则:不经试验成功、不是确实有效的,绝不盲目推广;别村群众不了解、不欢迎的,不推广,防止强迫命令;不懂使用技术和维护技术的,不推广。
上述这些经验,对于做好支援农业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地方机械工业在支援农业工作的前进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些经验。
把地方机械工业的力量组织起来
华北全区地方农业机械工业企业(包括手工业企业)共有职工十一万人,此外,还有农村手工业者十五万三千人,这是一支巨大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还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应当从便利农业技术改革和机具修配、便利工厂生产的原则出发,把现有的地方机械工业的力量组织起来,实行合理分工,学习和发扬大庆油田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争取用几年的时间,在华北全区范围内,建设起一支和农业发展要求基本上相适应的支援农业的地方机械工业队伍,有效地支援农业的技术改革。
根据目前的条件和经验,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以县为单位,把地方机械工厂、手工业社(厂)和农村社队的修造力量统一组织起来,组织三级农具修配网。三级农具修配网的基本任务是:农机具的修配和小农具制造;因地制宜创制半机械化机具和小型机械;传授技术,为社队培养技术力量;组织工厂(社)之间的技术协作。以县属国营农机厂或重点合作工厂为中心厂,为全县服务;以农村各手工业社(公社工业)为修配站,为一片地区服务;生产大队组织亦农亦工修配组,为本大队服务。河北省唐县建立的三级农具修配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
第二,组织农业机械流动服务队。山西省晋东南专区组织的流动服务队,带着农业机具,下乡巡回为社队服务,这是一项成功的经验。它是一支支援农业的轻骑队,很受群众欢迎,社员称它为生产战线上的“太行游击队”。它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有力地支援穷队发展生产;服务范围大,设备利用率高,价钱便宜;便利群众;有示范作用。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山西省晋东南专区共组织了二十四个流动服务队,为十六个县(市)二百个生产大队磨面、铡草,共节约人力、畜力十二万六千个工日。
流动服务队可以长期的,按照农事季节的不同,组织不同的业务活动。流动服务队可以由工厂办,也可以考虑由专、县办,还可以考虑向综合农业机械站(或者综合队)的方向发展。
流动服务队,一定要有优良作风,有严格的纪律,和农民实行“三同”。它是一个服务队,又是一个政治宣传队。
第三,加强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机关的工作,让农业机械科学研究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工厂农村,同工人、农民一道研究、创制新产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人员在企业里,应当围绕农机具改革工作,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努力推动这项工作。
大、中城市的农业机械工业和专、县机械工业结合起来,支援农业
大、中城市农业机械企业和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部门,应当同专、县机械工业结合起来,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发挥支援全省、全华北区农业生产建设的作用。城市的其他机械企业,对于支援农业的产品的生产,也应当积极主动协作,为支援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中城市工业支援农业的工作,主要是:(一)为农业制造小型动力机械,创制效率高、价钱便宜和适用的小型机械。
(二)担负各地创制的定型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有些产品,各地能力不足,应当在城市定点生产。(三)支援专、县工业的发展和帮助专、县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四)发展原材料工业,增加钢材、生铁的生产,回收边角废旧物资,组织加工改制,拿出一部分来支援农业。(五)搞好郊区特别是远郊区的农业工具改革,争取比其他地区提早实现半机械化、小型机械化。
实践证明,农业的发展,需要工业特别是地方机械工业的支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地方机械工业支援农业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农村不仅是轻工业的市场,而且是重工业的市场;工业支援了农业,同时也就是支援了工业自己;农业发展了,工业才能发展。实践还证明,发展农业,必须走大寨之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大寨之路,再加上农机具的改革,就有可能使农业生产发展得更好更快。因此,我们应当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把地方机械工业和中央农业机械工业结合起来,把城市地方机械工业和专、县工业、手工业结合起来,把地方性的农机具改革和国家计划结合起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从华北各地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扬大寨精神、大庆精神,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支援农业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地、由低到高地实现农业的半机械化和小型机械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