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西藏工商业的新面貌 工业取得重大成就,建成六十七个中小型工厂 社会主义商业网基本形成,市场发生根本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9
第2版()
专栏:

西藏工商业的新面貌
工业取得重大成就,建成六十七个中小型工厂 社会主义商业网基本形成,市场发生根本变化
新华社拉萨十八日电 解放前根本没有工业的西藏,现在已经有了六十七个中小型工厂。“世界屋脊”上的这种巨变,是西藏建设事业中取得的一项重大的成就。
这些中小型工厂包括:电力、煤炭、机械修配、农具制造、水泥,以及许多轻工业企业。
在拉萨、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等地,现在已经建起了一批中、小型电站。这些电站给工业生产提供了动力,有的地方还安上了电灯。拔海四千九百多米的西藏北部煤矿,打破了高原无煤的神话,给西藏的水泥、机械等工厂提供了燃料。建立在各个农业区的八个农具制造厂,已为翻身农奴制造了三十多万件铁质农具。
分布在拉萨、昌都等地的七座机械修配厂,对西藏的汽车、拖拉机、筑路机械、大型桥梁配件等的修配和制造,起到了很大作用。一九六二年才投入生产的拉萨水泥厂的年产量,已能基本满足西藏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修筑中尼公路用的水泥就是这个厂生产的。
西藏东部和南部有九座木材加工厂,十年来为西藏基本建设生产了一百万立方米的建筑木材。由于建筑工业的兴起,解放十五年来,使拉萨、日喀则、江孜、泽当、黑河、昌都等古老城市的建筑面积成倍成十倍地扩大,并且出现了林芝、扎木、扎东、噶尔昆沙等几十座新兴的城镇。据统计,一九五九年以来,在西藏各地新建的工厂、学校、医院和公共福利设施的房屋建筑面积,达五十万平方米。
西藏的中小型工厂,有一些是在各地的大力支援下建设和扩大起来的。每年各地都要运大批机器设备和精密仪器到西藏去,使许多工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产量、质量不断提高。也有一些工厂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因陋就简逐渐发展起来的。就象林芝农具厂,建厂当年只有两把钳子、一把鎯头、四间小土房。而现在,这个工厂已经能够年产各种农具一万多件了。
新华社拉萨十八日电 遍布西藏城乡的八十八个国营商业机构和近七百个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在西藏全区城乡贸易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国营商业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商业网现在已在这里基本形成。
解放前,西藏市场被三大领主所垄断。他们利用封建特权,划区强卖外货,强买土产品和畜产品,对劳动人民进行超经济的剥削。一九五九年,西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也摧毁了封建的商业网,使西藏全区的市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社会主义商业网的形成和壮大,直接促进了西藏的农牧业生产。原来西藏的生产工具极为落后。商业部门职工为了迅速帮助藏族农牧民改变这种状况,不辞辛劳地深入农村牧场了解群众需要,积极开辟货源。一九五九年以来,商业部门供应给全区各地的农用钢材已达一千七百多吨,供应的铁锹、十字镐、藏犁头、步犁等各种农牧工具共达一百三十多万件。
在拉萨平原上,近三年来有两千多户农民买回了一万七千多件农具,其中包括五百多部新式步犁和两千多件大型农具。这为当地农民实行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促使生产年年发展。
位于西藏南部丛山峻岭中的朗县金东区,民主改革前,没有一个铁犁头,群众普遍使用木质农具生产。几年来,商业部门给这里的翻身农奴供应了大批铁质农具。现在,平均每个劳动力已经有了十件铁质农具。
西藏各地商业部门,还通过供应和赠送生产工具、传授生产技术、调整收购价格等办法,积极扶持农牧民发展土产品畜产品的生产,群众收入不断增加。从一九五六年到现在,广大农牧民出售土产品畜产品总共收入了五千五百多万元。
西藏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商品本地不能生产,但商业部门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积极组织货源,出色地完成了供应任务。以一九六四年和一九五六年相比,全区商品销售额增加了三倍。西藏人民的许多主要生活用品如布匹、茶叶、食糖、烟叶和民族特需商品等都有了充分的供应。其中单是茶叶一项,在一九六○年到一九六四年就供应了四千万斤,平均每人每年用茶叶六斤半,这比民主改革前增加了许多倍。茶叶销售价格也不断下降,解放初期买一斤茶叶至少要六克粮食(合一百六十八市斤),而现在一克粮食可以买到四五斤茶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