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印度经济陷入全面严重危机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9
第4版()
专栏:

印度经济陷入全面严重危机中
面对全面经济危机束手无策
印度政府坚持自食恶果的政策
印度经济已陷入全面的严重危机中。粮荒严重,工业生产下降,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同时,外债累累,入超日增,外汇枯竭,财政金融也是危机重重。
印度总理夏斯特里不久前承认,印度经济正处于一个“极端困难”和“令人忧虑”的时期。印度总统拉达克里希南也强调印度国内的困难问题“愈来愈多,愈来愈复杂”。
七月一日,夏斯特里在广播讲话中说,印度面临的外汇困难,“看来是无法克服的”。他还说,“我们的出口收入远不足以弥补我们必须从国外进口的原料和其他必需品”。十七日,他在全国生产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透露,遍布印度全国的粮荒,最近更为恶化。他说“在今后的几个月里,印度将面临着严重的缺粮问题”。
可是,印度政府不敢正视造成这种灾难性局面,是它奉行依赖外国特别是美国,实行扩军备战,维护大财团和封建剥削等反动政策的必然恶果。例如,夏斯特里竟把造成严重粮荒的原因,归咎于印度人口迅速增加。印度财政部长克里希纳马查里虽然认为,印度当前的外汇危机,主要是由于在国防、粮食、化肥和原料方面的进口大大超过原定计划所引起的,但他表示,为了应付当前外汇危机,印度仍将饮鸩止渴,继续“从友好的外国和国际机构寻求长期援助”。印度国防部长恰范也公然声言,印度政府要坚持进行大规模的扩军备战,他叫嚷印度“首要任务是加强它的军事力量”。
这样,印度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发展,当然是无能为力的。印度军费已由几年前的每年三十亿卢比增加到七十八亿卢比,这种情况继续“加强”下去,又怎能缓和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呢?夏斯特里提出要用限制进口和增加出口的办法,来缓和外汇危机。这也不过是一句空话。印度政府承认,无论在粮食、工业品、原材料和其他方面还要依赖进口,而由于印度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太高,在国外很难找到销路,那么,岂不是进口少不了,出口多不了,两头都是落空的么?!
很显然,印度政府坚持它的对内对外反动政策,必将使印度经济危机愈益恶化。 (明)
外汇资源陷于枯竭
印度外汇危机日益严重。《闪电》周刊在最近写道:“外汇危机无疑象一座火山一样冲着我们爆发起来”。
印度独立时拥有不少的“英镑结余”;一九四八年八月交给巴基斯坦一部分“英镑结余”后,黄金外汇储备还有一百二十亿卢比左右。到今年第一季度,黄金外汇储备只剩下约二十一亿卢比,其中二十亿卢比是法定纸币准备金,可以自由动用的实际只有约一亿卢比。与此同时,印度所欠的外债却急剧增加。在一九五一年,印度的外币债务还不到五亿卢比;到今年三月,外债达到三百四十多亿,其中外币债务已增为二百四十亿卢比以上。因此,每年需要偿付的外债本息有增无已。印度联合新闻社最近报道,“据官方数字,印度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中要偿付的本息在内的外债达一百一十亿卢比。这将要一年拿出二十二亿卢比——大约等于印度过去几年中每年得到的外援的一半。”这就使印度的外汇危机将越来越没法解决。
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对外债务越来越多,这是印度当局在经济上一贯依赖“外援”特别是“美援”所造成的恶果。据统计,截至今年四月,美国向印度提供的所谓“经济援助”已达五百七十五亿卢比以上(约合一百二十一亿美元),占印度接受的全部“外援”的百分之五十二点七;加上美国所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七十二亿多卢比,占全部“外援”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
在“援款必须用于购买援助国商品”的束缚下,美国成为印度的重要进口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报告承认,美国输向印度的资本货物,要价比其他国家贵百分之三十——四十。另外,美国政府还规定“受援国”必须以外汇来偿付由美国船只运送货物的费用。《印度时报》说,仅这一项就可能使外汇资源陷于严重枯竭!
在印度的外资企业和所谓“合营”企业的利润外流,是印度外汇的另一个深洞。不久前,印度《联系》周刊透露,外国公司作为利润和其他理由曾汇出了大批外汇。《闪电》周刊说:“政府在外国合营协议所弄走的外汇问题上鬼鬼祟祟地保持沉默”。只要与“外国合营”的“流行病”没有根治,“这一财政危机就无法解决”。
粮荒日趋严重,使印度消耗了大量外汇。过去大部是进口美国“剩余”粮食,在美“援”项下,以卢比支付。去年以来,单靠美“援”粮食已应付不了粮荒,印度当局不得不拨出大批外汇从其他国家购买。最近,美国政府又向印度当局提出了新的条件。上月底,两国协议进口一百万吨小麦,其中半数运费,印度必须用美元支付。
(华田)
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
严重依赖外“援”的印度工业生产,目前也同样遇到了危机,并且日益深刻。
印度工业生产去年已经开始减产,今年更是大幅度下降。一九六四年一月至十月,和上一年同期相比,钢和铣铁下降了百分之零点七,化工下降了百分之零点九,采矿下降了百分之四。从今年四月起,减产趋势日益猛烈,水泥产量四月同三月比下降百分之六,硫酸铵下降百分之二十,石油加工下降百分之二十四点七。特别是煤炭的减产(一九六四至一九六五年度上半年减产百分之五),大大影响了其他工业部门的生产。
目前,印度工业部门开工率很低,原因之一是印度政府为缓和外汇危机压缩进口装备、零件和原材料的结果。许多依靠进口的工业部门只能使百分之五十的机器开动。最惨的是中小型企业,印度“小型工业联合会”最近提出的报告说:“大量小企业的开工率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五。” (陈智)
粮食奇缺每年饿死约四百万人之多 依靠美国“剩余”粮食无异套上锁链
印度的粮食危机现在已经发展到极端尖锐化的程度,自一九六二年以来,连续三年歉收,于是在去年爆发了印度独立十七年以来最严重的全国性粮食危机。印度的十六个邦中有八个邦都非常缺粮。为了缓和粮食问题,印度政府曾在一些大城市试行配给制,配给量成人也不过十二盎司(合六点八市两),儿童还要减半。由于严重缺粮,粮商操纵,粮价不停飞涨。据报道,印度比哈尔和迈索尔邦有些地区已经断粮,贫苦农民吃光了草根、黄麻叶等一切可吃的东西,又加疾病蔓延,一批批饥民背井离乡,四处逃生。《印度斯坦旗报》报道:“印度将近有三亿人(全部人口为四亿八千万左右)吃不饱”,“每年大约有四百万人被饿死,而且这个数字在目前粮食缺乏和物价高涨的情况下肯定已经又增加了。”
目前印度解决粮荒的唯一办法就是大量进口美国的“剩余”粮食,据印度《政治家报》七月二十三日报道,今年一月到六月,印度进口的粮食达到三百九十万吨的最高纪录(比一九六二年全年进口的粮食还要多三十万吨),而其中四、五月份运抵印度港口的美国小麦就达二百五十万吨。由于存粮告罄,七月底,印度政府不得不同美国签订一项购买一百万吨小麦的临时协定来应急。印度官方估计,今后一年中印度至少需进口粮食九百万吨。
印度的粮食进口是与年俱增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五年)平均每年入口二百四十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一九五六至一九六○年)平均每年入口三百四十万吨。一九六二年为三百六十万吨,一九六三年为四百六十万吨,一九六四年为六百二十七万吨。今年进口又大大超过往年。《印度时报》哀叹说,印度“得到一点就吃一点”的状况“充满严重的风险”。
美国“剩余”粮食的大量倾销,对印度来说,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印度《闪电》周刊说过,美国如果觉得必要的话,要印度“从身上割一磅肉下来,印度也得照办”。(秉钧)
通货膨胀
印度政府由于财政入不敷出,大量发行货币,因而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一九六五年三月印度的货币发行量为四百零六亿卢比,比一九六○——一九六一年度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二,比一九五一——一九五二年度增加百分之一百一十九。
卢比贬值
在通货膨胀下,印度卢比迅速贬值。在国际市场上的兑换率由印度官方规定的四点七五卢比合一美元降为八点一卢比合一美元。
物价飞涨
在国内,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物价飞涨。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二年间,印度物价平均每年上涨百分之六;一九六三年三月至今年一月批发物价指数则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四,其中粮价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五。
民不聊生
由于物价飞涨,劳动人民生活急剧恶化。据调查,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印度“国营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指数较印度独立前的水平还低百分之十六。广大工人群众不得不依靠借债度日。此外,据官方统计,今年的失业人数已由一九六一年的八百万增为一千二百万。农民的处境更惨、广大贫雇农无地种,被迫廉价出卖劳动力来勉强糊口。
据《印度斯坦旗报》报道,在北方邦东部农村中,即使在“比较富足”的村庄里,三百户人家中有两百户每天吃不到两顿。
军费激增
在这同时,印度政府却还要大量增加军费。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度至一九六○——一九六一年度间,每年平均为三十亿卢比左右,一九六五——一九六六年度却猛增为七十八亿多卢比。
横征暴?
因此,政府就加紧对人民横征暴?。十五年来,印度人民负担的间接税增加了三倍,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一。
(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