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教师参加劳动好处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9
第5版()
专栏:

教师参加劳动好处多
我是一九五八年十月到开安农业中学当教师的。我刚到学校的时候,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认为当了教师,就可以不劳动了。加上我是个独生子,从小就没养成劳动习惯,从心眼里不愿意劳动。每当领着学生去劳动的时候,学生在那里劳动,自己站在一边,心里矛盾得很。有一次刨草炭,我看到学生干得热火朝天的,自己在一旁站着,不象话,于是硬着头皮拿起大镐刨了一会,手上磨起了泡,晚上躺在床上胳膊疼腿酸。心想,过劳动关,不是那么容易的。
正在这个时候,学校里开展了关于农业中学的性质、任务的讨论。通过讨论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创办农业中学的重大政治意义和农业中学的光明前途,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中学是为农村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劳动者。要培养这样的新人,如果教师只能从事脑力劳动,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是不行的。教师必须实行半农半教,在课堂上是教师,下田是农民。因此,我决心放下知识分子的臭架子,参加劳动,虚心学习,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自己不会的就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学生不会的就向老贫农学习。老贫农杨殿友点种技术非常好,我就拜他为师。一九六一年种小麦时,我向他学习点种小麦。我学得用心,他教得有耐性。一遍、两遍……终于学会了这个技术。七年来,我先后学会了扶犁、点种、割地、打场、托坯、抹墙等四季农活。有些农活,我还能给学生讲出一些道理。
我们学校几年来坚持实行了“分田到班”的办法(把学校的生产基地分给各班使用)、教师跟班劳动的制度。我每年都能劳动八九十天。去年九月十三日我领着学生抢割泡在水里的高粱,地里的水没膝盖深,我挽起裤腿就下去了,学生看到老师带头下水,一个一个也都跳下水。个个干劲十足,没有一个叫苦的。这次我们受到了学校的表扬。从几年来的劳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如果不劳动化,是培养不出又红又专的新型劳动者的,党的教育方针是无法彻底贯彻的。
通过劳动,我增强了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对搞好教学起了很大作用。一九六一年讲“斗争韩老六”(《暴风骤雨》中的一节)一文时,当时我的阶级感情淡薄,只是轻描淡写地讲了点写法。一九六四年下学期,我再讲这一课时,对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情就不一样了。在课堂讲起来非常激动,除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以外,还注意启发学生的觉悟,许多学生进行了回忆对比,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过去对于指导学生作文很苦恼。不说别的,光是出作文题就感到很困难,费了很大的劲出了个题目,学生却觉得无啥可写。我批改起来就更作难了。自从我经常参加劳动以后,比较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同学生的思想感情也融洽了。作文题目就好出了。去年九月十三日,我带领学生抢割高粱,学生干劲十足,回校的路上,他们有说有笑地谈论着这次劳动对自己的教育意义。我觉得这次劳动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在上课时我就出了《割高粱》一题。学生觉得比较好写,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比较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我在批改作文时,也能比较恰当地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学生反映也比较好。
吉林省农安县开安农业中学教师 王本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