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到生产实际中去进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19
第5版()
专栏:

到生产实际中去进修
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数学教师 王式正
我于一九六三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教学。刚到的时候,很不安心,认为半工半读学校教学任务重,不如在全日制大学可以做些研究工作。我把进修和业务提高,只看成是多读几篇数学论文,对于生产实际问题是忽视的。
到业余大学的第二学期,我担任了纺织二年级的高等数学课。上第一课的时候,我对学员们说,高等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但是,它广泛的应用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我是说不出来的。只是一般地讲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就是举的例子,也是比较脱离实际的。例如:讲椭圆一章时,我讲了一些道理,同学们听了只是望望我,没有多大兴趣。有的同学甚至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极限、导数、微分和积分等概念,到底有啥用处?又说,我们在课堂上算了一百道积分题,但回到厂里连一个也用不上。教学与生产如何结合?迫切需要解决。
在同学们强烈的学以致用的要求下,我到工厂去看看同学们在生产中究竟碰到哪些数学问题。有一次,我在厂里看到了一对椭圆齿轮。以后,讲椭圆的时候,我就试着讲椭圆齿轮的啮合原理和如何运用立铣来加工椭圆柱体,我还运用极坐标、参数方程和积分等概念求出了椭圆齿轮的传动速比,同学们听了这些,兴趣可就大了。
通过这次下厂,我初步看到有些生产上的问题,确实是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的,也有不少抽象的数学概念是可以用生产实例来说明的。我把这些生产实例用到课堂中去,教学效果很好。如我过去讲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时,只是就概念讲概念,并且要求同学死背这些定义。后来,一个学生对我说,自动织布机织出的布都是绕在滚筒上的,是否可以在滚筒上直接量出布的长度来?我一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数学题目,因为绕在滚筒上的布的截面就是一条阿基米得螺线,而且可由布的厚度来列出它的方程,再通过积分等就可以把它的长度量出来。这样,我就把这道题跟同学们讲了,他们认为很有用处,希望能多讲这种例子。
去年八月,我校一部分教师试行半工半教,我也报名参加了。我拜班上一个同学为师傅,跟他一块劳动,向他学习生产技术知识。这样做,对改进教学起了很大作用。就以布机上的凸轮问题来说,在学习中,许多学生提出了不少关于凸轮的问题,我想,如果把凸轮的问题拿到课堂去讲,那该有多好啊!但是,当时我连凸轮也没有看见过,怎么去讲它呢?于是我就下决心参加生产实践,向实际学习,有的同学借给我凸轮书籍看,我的师傅还给我看了实物,并给我讲凸轮工作的过程及在装配时注意的问题等。我一边把这些感性知识提高到数学理论上来分析研究,一边具体地进行一些凸轮的计算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向学生讲了凸轮的数学原理,并组织学生结合厂里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学员们对我讲的课一方面说好,一方面又指出了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地方。于是我再向他们请教,自己又做了研究,终于找出了原因,解答了他们提出的不少问题。
通过下厂劳动,半工半教,我才真正找到了提高思想觉悟和提高业务水平的道路。过去那种认为提高业务只有读书的看法是片面的。读书是学习,但对我们脱离生产实际的知识分子来说,更重要的却是到劳动中、到生产实际中去进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