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佛教起源问题的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0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佛教起源问题的研究
《历史研究》一九六五年第三期发表了季羡林的《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一文。作者在分析佛教形成时期的印度经济、政治和思想情况的基础上,对佛教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认为,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时,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的势力已经遍布整个北印度。印度土著居民被迫南迁或东撤,留住原地的一部分人沦为奴隶或接近奴隶的阶层。当时,北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进入铁器时代,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都已相当发达。由于生产的发展,分工的扩大,阶级分化日益加剧。原有的氏族部落机构逐渐变成镇压人民的国家机器。这些国家的阶级关系表现形态之一为种姓制度。种姓有四:婆罗门(祭司、知识的垄断者)、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牧民、商人)和首陀罗(工匠等)。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是奴隶主。吠舍是不断分化的阶级。首陀罗实际上是种族奴隶。种姓制度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混合产物。
作者认为,佛教兴起时期印度存在两大思想体系,一是婆罗门,一是沙门。婆罗门派是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思想,主张膜拜神灵,祭祀祈福,基调乐观。沙门派是被征服者印度土著居民的思想,相信轮回业报,宣扬苦行解脱,基调悲观。这两种思想体系针锋相对,实质上是政治经济方面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反映。
在分析了上述情况后,作者进而探索了佛教的起源问题。他说,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一切皆苦,也相信业报、轮回,充满了彻底的悲观主义。这是继承沙门的传统,而不是继承婆罗门的传统。这一看法可以从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上来论证。从民族关系看,释迦牟尼的宗教活动地区,是在印度土著居民聚居而被婆罗门种姓鄙视的印度东方。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怎么会悲观到要出家?怎么会了解群众的宗教需要?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民族压迫。释迦牟尼的悲观主义表达了人民群众比较普遍的情绪,因而,他的学说有着广泛流传的基础。从阶级关系看,佛教反对婆罗门,对首陀罗也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它的最可靠的基础是吠舍。吠舍不断发生阶级分化,农民、牧人、商人都属于这个种姓。至于从纯粹的阶级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与其说佛教同奴隶接近,不如说它同奴隶主更为接近。此外,从佛陀本人曾拜苦行沙门为师,从佛陀最初的大弟子多出身于沙门等方面,也可以证明佛教继承了沙门的传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