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全面调查——摸清山水田的内在联系 深入实际——抓住低产田的主要病根 衢县大面积改造低产田大面积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1
第1版()
专栏:
  全面调查——摸清山水田的内在联系
  深入实际——抓住低产田的主要病根
 衢县大面积改造低产田大面积增产
  一九六二年全县平均亩产粮食四百零二斤;一九六三年增加到五百四十六斤;去年遇到百日大旱,平均亩产量提高到五百九十七斤。县委准备进一步总结经验,解决在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生产进一步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济生报道:浙江衢县一向是低产田面积大、粮食产量低的地区,解放初期,每年平均亩产在三百斤上下。近三年来,低产田的面积逐年缩小,粮食亩产量连续增长。一九六二年平均亩产粮食四百零二斤,一九六三年增加到五百四十六斤。一九六四年夏秋间遇到少见的百日大旱,但是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还提高到五百九十七斤。
为了改变低产面貌,这个县很早就进行了改造低产田的工作,特别在一九五八年,全县大兴水利,改善了排灌条件。后来又用开沟排水、深耕和挑塘泥肥田等办法改造了一些大的低产坂。但是,由于当时对于造成低产的原因还了解得不深不透,一些地区多着眼于提高复种指数,认为只要扩大复种面积,粮食产量就可以增加。一九六○年较多地种植了双季稻,由于当时水肥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结果,粮食产量没有提高,许多低产田基本上还是老样子。
领导、老农、技术人员结合 共同探索改造瘦田的途径
低产田究竟能不能改造,怎样才能改造好?这是摆在全县各级干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衢县的领导同志们认识到,要改造自然,首先得正确地认识自然;要改变全县的低产面貌,就得正确地认识全县的实际。一九六二年上半年,全县作了一次有关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县委负责同志和各部门、各区、各公社干部分头去到各种不同自然条件的低产地区,采取领导、老农、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办法调查,倾听当地干部、社员群众的意见,共同探索改造低产田的途径。
以往,大家一直认为,低产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质不良、水利条件差;通过实地调查后才认识到,土质不好和缺乏水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大面积荒山的存在。由于山荒,大雨一来,山上的红砂被冲到山边的田里,土壤酸性增加,土壤更瘦;荒山不能涵养水源,因此少树缺草,社员烧柴困难,一个整劳动力,每年要花两三个月时间上山砍柴,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耕作质量。同时,大面积低产田的存在,粮食产量上不去,反过来又影响山林生产的发展。
治山治水治田不可分割 必须综合治理主次分明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大家认识到治山、治水和改造低产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山、水、田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要彻底改造低产田,必须山、水、田一齐抓,孤立地就田改田是不行的;而且,进一步认识到改变一个县的低产面目,必须具有长期建设的观点,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一步一步地前进。
通过实地调查,人们还认识到低产田各种病根间的内在联系。过去,人们只是大体上知道,全县的低产田有砂土田、粉泥田、烂糊田等八种,土壤的病根主要是旱、烂、酸、瘦、粘、板、薄、死八个字。经过实地调查,大家才发现:这些土壤共同性的病根,主要是缺磷缺氮和有机质。在水利条件改善以后,只要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磷、氮的含量增加,土壤的酸度就能够相对降低,土壤粘重、板结和作物不易发苗等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样,就抓住了改造低产田的主要矛盾,在治理措施上分清了主次,而不象过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光采取一些权宜的治理办法。
衢县各级领导干部还进一步认识到:低产田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产生、形成和存在的。要改造低产田,必须首先改变那些形成低产田的条件。
能不能很快地改变形成低产田的条件呢?从许多先进经验的分析对比中,衢县的同志们发现,横山公社会泽里大队改造低产田的经验比较完整,充分体现了治山治水改土相结合这一正确方向。这个大队处于黄土丘陵地区,过去粮食平均每亩年产量只有三百多斤。从一九五七年起,他们大兴水利,同时积极扩种绿肥,逐步改进耕作制度。为了控制水土流失,他们还年年自己采种,自己育苗,在荒山上植树造林。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初步改变了低产面貌。这个大队改造低产田的办法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基本措施是:“水利先行,肥料紧跟,相应改革耕作制度,开展绿化保持水土。”这些经验,对全县改造低产田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用点上经验推动面上工作 用面上实践丰富点上经验
这个县对于会泽里大队改造低产田的经验的认识,也是在生产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明确起来的。这个大队从一九五七年起,就是一个先进的大队。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县社领导干部对于衢县低产田的成因的认识没有后来那样清楚,因此,就难于发现会泽里大队经验的普遍意义。各级干部对全县低产田作了实地调查以后,才发现会泽里大队的经验是全县改造低产田的一个活样板。于是,县委便总结和推广了他们改造低产田的经验。为了做到因地制宜,首先在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试验,探索规律,做出样子。一九六三年全县在十七个千亩以上不同类型的低产大坂上建立了“领导、老农、技术员”三结合的试验田,大搞科学实验。接着,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也开展起来。
在近三年改造低产田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会泽里大队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在低产田里种好草子(豆科绿肥紫云英),以提高土壤肥力。过去,衢县群众一直认为瘦田种不起草子,会泽里的办法是,先在好田里种草子,以后再割出一部分,施到瘦田上。过了两三年,等到原来的瘦田土质比较肥了,再在那里种草子。这个办法虽好,但花的时间太长。后来,占家公社李家大队用施用磷肥的办法,直接在瘦田里种草子。这个办法大大缩短了改造低产田的过程,很快在全县推广开了。
就这样,三年来,全县的生产条件起了显著的变化:水利条件改善了,出现了大量山塘水库、圳坝和一百五十处电灌机埠,抗旱能力达一百天的农田从一九六二年的二十六万亩增加到三十八万亩,一些农田排灌渠道初步得到了整顿。全县近三年来在七十五万亩荒山上种起了马尾松,大部分已经成活,荒山上长起了草,水土流失情况开始缓和。群众十分热爱这个速生树种,说:“种了马尾松,两年不见树(开始长得慢),五年不见山(很快成林遮着了山)。”冬播绿肥的面积,一九六四年达到四十四万亩,比一九六二年扩大了二十万亩,占到水田总面积百分之六十。随着粮食年年增产,猪也多了起来。一九六四年,全县生猪的存栏数是二十一万五千头,比一九六二年增加一倍多。有了水和肥,双季稻种植面积也扩大了,一九六四年,全县种了三十三万三千亩,比一九六二年增加一点八倍。
改造低产田,是农业上一项巨大的、综合性的基本建设,是一场需要长期进行的艰巨斗争。衢县县委准备进一步总结已有的经验,针对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加以解决,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