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没有先进的样板就没有比学赶帮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2
第6版()
专栏:

没有先进的样板就没有比学赶帮运动
中共中央中南局工作组
我们最近到了湖南,专程访问了南岳脚下的衡山县。过去,这个县的生产相当落后,粮食产量低,社员的口粮和收入水平不高,每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也不多。夏涝秋旱,灾害很多,抗灾能力很弱,工作相当被动。
他们为什么搞样板:改变一般化的领导方法 发扬革命精神改造自然
去年,中共衡山县委结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认真总结了工作,检查了过去生产落后的原因。他们的结论是,生产上不去,是思想不过硬,是领导作风不过硬。他们深切地体会到,要改变大自然的面貌,首先要大振革命精神,坚决扭转领导方法一般化倾向。这个县从一九六三年起,县委的领导干部就开始带着问题去蹲点,搞样板;然后,在样板的带动下,掀起比学赶帮运动,并且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组织起一个又一个的生产高潮。目前,衡山县的工作有了显著的起色,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尽管这还是开始,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没有先进的样板,就没有比学赶帮运动。
中共衡山县委,在领导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消灭旱涝灾害的问题。衡山县地处湘江中游,洣河在这里同湘江汇合。春夏之交,雨量集中,秋季雨水很少。历来是一个易涝多旱的地区。在解放后的十五年里,就遇上六个重灾年,正好是三涝三旱。洪水和干旱拖住了衡山人民前进的脚步。
消除旱涝灾害的根本出路在于治水。中共衡山县委提出:能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治水,能不能在湘江、洣河两岸筑起防洪堤顶住洪水呢?许多人说,不行。
防洪防旱做出样板:带动水利建设蓬勃开展 旱涝保收农田增十万亩
真的不行吗?一九六四年,县委派了一位书记,带着这个问题去蹲点,搞样板,试一试用筑防洪堤的办法能不能制止洪水的泛滥。样板点选在长安公社的清凉港。这个防洪堤工程于一九六四年九月开工,一九六五年一月就基本完成了。这个样板获得了成功,吸引了许多人。区委和公社党委的同志,纷纷前来观摩学习;沿江沿河的社队干部和群众,来参观的有两千八百多人。县委把这个样板作为标兵,组织了评比竞赛,这就把修建防洪堤的比学赶帮运动带了起来。原来有一处防洪堤工程是新塘公社负责的,他们向县委写了一个报告,讲了一堆不能干的理由。可是,就在新塘公社还迟迟不动的时候,县委的样板搞出来了。他们一看,信心来了,马上打电话给县委,作了第二次报告。这一次,二话不说,只是检讨,并且表示一定干好。果然,他们不干则已,干了起来,劲头不小。第一次评比,名列第二,第二次评比,就跃居第一了。在这个样板带动下,许多社队向县里写了报告,要求批准在当年动工的工程就有十一处。
衡山县又是一个常受干旱威胁的地方。解决干旱的出路在哪里?能不能修建水库和塘坝呢?县委又带着这个问题去蹲点,搞水库和塘坝的样板。衡山县在这些样板的带动下,一九六四年掀起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水利建设的比学赶帮运动。他们用了一个冬春的时间,就完成了新建、扩建、整修水利工程一万六千七百四十处,旱涝保收的农田由十五万亩增加到二十五万亩,占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
种双季稻做出样板:怕失败的人恢复了信心 为粮食高产开辟了道路
水利过了关的地区,可以稳产增产。但如何实现高产呢?这是衡山县委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按理说,水利过关了,实现水稻高产不算难。在湘南一带种双季稻,就是实现高产的一个可靠的捷径。可是,衡山县在一九六○年种了双季稻二十万亩,遇上了春寒、低温、秋旱,减了产,后来又没有及时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继续前进,这就把双季稻的名誉弄糟了。种双季稻吗,许多人说不行。
怎么办呢?中共衡山县委又去搞样板,让生动活泼的样板去说服人们。
扩种双季稻的样板点选在湘江东岸大浦公社的石桥大队。一九五八年以来,这个大队两次试种双季稻都失败了。一九六四年又在这里推广双季稻,首先是基层干部想不通。经过耐心说服,他们才同意再试一次。这次种了三百多亩,亩产达到八百三十七斤,比单季稻的产量,正好翻了一番。这一来,双季稻恢复了名誉。社员夸奖,干部高兴。这件事情告诉人们:双季稻可以种,而且可以高产。这就解决了一个多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
双季稻为粮食高产开辟了道路,但是,它也带来了新的矛盾——肥料不足。怎么办?靠化肥,没有那么多。靠绿肥,人们又信不过。衡山县委就到霞流公社的坡田大队去搞绿肥样板。这个大队是有名的低产队。一九六四年,这个队的水利过关了,可是田瘦缺肥,水稻亩产仍然很低,只有四百多斤。缺肥怎么办?群众议来议去,还是种绿肥作物好。他们动手干了,获得了成功。这个队大种绿肥作物的消息马上传开了,搅动了周围的六个大队。人们议论开了:人家干得,我们为啥不能干?这六个大队就学着坡田大队的样,种了五千七百亩连片的绿肥作物,占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这个样板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大种绿肥作物的比学赶帮运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来学习,成了人们解放思想的课堂。
做出本地的活样板:实例示范最有说服力量 便于克服保守习惯势力
衡山县开展比学赶帮运动,首先是向国内的和省内的先进样板学习,同时着手创造本地的土生土长的先进样板。他们认为,不论推广外地的经验,还是本地的经验,都要作出成功的样板。不然的话,有的人就信不过。衡山县有个贫农李润衡,种一辈子地,就是没有种过棉花。一九五八年他去长沙,在展览馆里看到了大株的棉花,可是他信不过,以为那是假的。直到县委在他家乡搞样板,他亲眼看到棉株上开了花、结了棉桃,才相信是真的了。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用当地的样板,用实例示范,去克服小农经济时代留下来的狭隘的保守的习惯势力,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衡山县的各级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都带着问题下去搞样板,他们说,样板不办则已,办必办好。衡山县有个口号:“一点带多点,多点带全面”。这里说的“一点带多点”,就是一个样板带动许多样板;这里说的“多点带全面”,就是在许多样板的示范和带动下,掀起全面的比学赶帮运动。衡山的同志说,要把我们的山河打扮好,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没有千千万万多种多样的样板是不行的。衡山县共有样板点二百三十五个,已经形成一个互相带动的样板网了。群众说:“姐姐穿戴,妹妹看样”。只要各级领导同志的样板办好了,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运动,就一定会蓬勃兴起。
衡山县的样板有一部分是选在中等条件的地方,有一部分是选在条件差的地方。他们认为,样板最好是选在条件差的地方。条件差的地方,困难大,潜力也大,一旦搞成功了,说服力很强,就能够把落后的,中间的,甚至原来是先进的单位一齐带动起来。
不是孤立地搞样板:头年经过试验树立榜样 来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衡山县领导干部不是孤立地去搞样板,而是把搞样板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结合起来。他们有个口号,叫做“头年作出样板,来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头年作出样板”,就是经过试验,树立可供人们学习借鉴的活榜样。“来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就是全面开展大规模的比学赶帮运动。这个经验很重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是我们同大自然斗争的重要方法。对于看准,摸准,抓准了的问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快干,猛干,大干,不可拖拖拉拉,冷冷清清。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地大步前进。
衡山县领导干部下去蹲点搞样板,看来是一件平常事,做起来并不简单;持之以恒,尤其不简单。对许多同志来说,这是一场尖锐的思想斗争。衡山县委前几年就提倡领导干部下去蹲点搞样板。有些人表面上好象去蹲点,实际上是跑点、看点,人在点上,心挂两头。他们有三个不放心:一是面上跑少了,不放心;二是机关事务管少了,不放心;三是参加劳动多了,对身体不放心。也有一些同志做工作不抓主要矛盾,成天被繁文缛节缠住了,根本下不去。衡山县委的同志说得对,领导干部下去搞样板,先得过好思想、生活、劳动三关。而且还要从上到下,大搞机关革命化,扫荡烦琐哲学,纠正机关化作风。衡山县委过去在机关的经常有一百多人,现在每个单位只留下一个人,县委机关一共只有十几个人。他们在样板点上,既搞样板,又处理全面工作,把点和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区委和公社党委也学县委的样,平时住在点上,吃在点上,工作在点上,开较大的会才回到机关。
现在,衡山县绝大多数领导同志蹲点搞样板已成风气。他们说,样板点是三大革命的第一线,又是锻炼干部的革命熔炉。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在点上,参加劳动,接近群众,接触实际,向群众学习,改造自然,改造自己。这便于免除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习气,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产生。
干部蹲点创造样板:发挥领导的自觉能动作用比学赶帮运动走上新阶段
领导干部不仅去发现样板,而且自己动手去创造样板。这在衡山的比学赶帮运动中,是一个明显的特点。当然,领导上去发现样板是必要的,过去这样做了,今后还要这样做。“十步之内有芳草”,领导同志应当敏锐地去发现先进事物。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衡山县的领导干部还带着问题去蹲点,同群众一块创造先进的样板,这种情况说明,他们的比学赶帮运动已经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特点就是领导的自觉性同群众的创造性得到了更好的结合。同时,领导干部下去蹲点,亲自动手创造先进的样板,不仅是发挥领导工作自觉能动作用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人们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正确思想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衡山领导干部蹲点搞样板的一套作法,说到底,就是学习和应用毛主席关于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领导方法问题。一切领导工作经常碰到的问题是:正确的领导意见从哪里来?有了正确的领导意见以后又怎么办?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衡山县委同志,就是努力学习毛主席的这个教导,深入群众,经过试验,集中群众意见,形成一般号召;并且做出样板,以点带面,通过比学赶帮运动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把一般号召变成了广大群众的行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