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受到牧民欢迎的蒙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3
第2版()
专栏:

受到牧民欢迎的蒙医
他们常年骑着马,携带各种药品器材,轻装简便,象“乌兰牧骑”一样,随着游动牧民,到蒙古包里去治病。……
一批蒙古族医生常年骑马深入草原放牧组和蒙古包,随着牧民游动,为患者治病;还经常和牧民一起参加牧业劳动,深受广大牧民的欢迎。
内蒙古现有蒙医三千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分布在辽阔的草原上和半农半牧区、农业区。在牧区人民公社里,一般都有几名蒙医,他们是牧区的主要卫生医疗力量。这些蒙医每人都包两三个或几个放牧组,常年跟着牧民走“敖特尔”(移场放牧),其中有些蒙医边劳动、边医疗,已经成为草原上的半牧半医的医生。
许多蒙医每逢骑马到草原行医,都随身带着各种药品和简单的医疗器材,轻装简便,象“乌兰牧骑”一样,随着游动牧民,到蒙古包里为患者治病。他们对草原牧民易患的常见多发病,如布鲁氏菌病、风湿性疾病等,有着比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受到牧民普遍欢迎的“药浴”疗法,就是蒙医长期积累起来的一项好经验。牧民说:“药浴”疗法对布鲁氏菌病和风湿性疾病疗效很高,既治病,又洗澡;既省钱,又安全。现在,在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盟的草原上,约有一半以上的牧区公社都在蒙医的指导下修建了“药浴”池,不少男女牧民骑着马,或坐着车,从几十里以外赶来药浴。
在内蒙古草原上有着几百年历史传统的蒙医,有着一套适合牧民生产特点和生活条件的活动方法和看病手续。他们一般每月或每季跟着游动牧民出巡一次,然后回公社卫生院汇报工作和领取药品。他们看病从来不收挂号费、出诊费、检诊费,只收少量药费。他们在行医时,既给患者治病,又替患者放牧。在牧业生产繁忙季节,如接羔、剪毛、打草和搭棚盖圈时,许多蒙医还同牧民一道劳动。他们常用的蒙药,药量小,疗效大,使用简便,易于携带和保管,也很适合游动牧民的需要。蒙医除用药物治病外,还有接骨、药浴、针灸、放血等疗法,都方便牧民就诊。
内蒙古自治区为了开展牧区卫生工作,继承和发扬蒙古民族医学遗产,先后采用各种办法,如成立蒙医科学研究机构,开办蒙医师资进修班,在内蒙古医学院设立蒙医专业班,举办蒙医训练班或蒙医学校等,培养大批蒙医人才,提高了蒙医的医疗水平。有些老年蒙医,还用带徒弟的办法培养蒙医。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蒙医金巴,不仅治愈过许多肝炎患者,还为国家带出了三十多名蒙医徒弟,他因热心人民卫生事业,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据新华社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