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光采的风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3
第2版()
专栏:来信

光采的风格
读了《一匹马》的故事,感想万端。
一匹生过病的马按好马的价格卖出去了,这在某些人看来,简直是除却了一块心病,然而大刘庄的贫农下中农却认为是欺骗了阶级弟兄,坚持要把钱退回去,把马拉回来。已经向对方说清了真相,并且道了歉,然而对方却不接受退钱拉马的要求,这在某些人看来,已经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但是大刘庄的贫农下中农却说:既然对方不愿退马,那就应该把多得的钱退还。这一连串事迹确实动人。
农民,在旧社会,由于经济地位的束缚,常常和“自私”“保守”联系在一起。这是旧社会的罪过。然而历史在前进,昨天的奴隶变成今天新生活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请听大刘庄贫农下中农的豪迈语言:“今后办事,得先看到全县、全省、全国、全世界,先看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能光顾自己的一个小队。”他们说:“坚决彻底和资本主义一刀两断。”“钱是小事,保住咱社会主义名誉是大事。”……这些话对于那些持有“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的人们是不可理解的。从一滴水可以看出太阳的光辉。大刘庄贫农下中农的精神面貌,正是今天我国五亿农民精神世界的写照。
水有源,树有本。《一匹马》的故事发生在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抚宁县,这是值得深思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一场革命,它象秋风扫荡了农村的资本主义残枝落叶,又象春雨涤荡了人们心灵中的尘埃,以毛泽东思想滋润了人们的心田。经过社会主义教育的农民,心地变得更明朗、纯洁,心里充满了社会主义阳光。大刘庄的贫农下中农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不正是这阳光的反射吗?
天津南开大学 宋玉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