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阅读
  • 0回复

普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4
第3版()
专栏:

普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途径
本报评论员
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农村巡回医疗队已经为农村培养了二十二万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还培养了一批半农半医的医生。这些医生和卫生员在保护农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
采取革命措施,培训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和半农半医的医生,成效确实很显著。这些医生和卫生员都是由社队来,再回到社队去;广大贫下中农有些小伤小病,不出村治了病,近水可以解了近渴。如果我们能继续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和半农半医的医士班,继续加强培训工作,为每个生产大队培训一个半农半医的医生,为每个生产队培训一个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那么,农村的环境卫生就会大大改善,农村的医药卫生工作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当然,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培训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和半农半医的医生,同样是这样。开始,医务界有些人由于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接触不多,对农民的迫切要求很少了解,对培训半农半医的医生和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又没有经验,曾经对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怀有种种疑虑。这对长期在城市医院或医学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来说,并不奇怪。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一些医务工作者对办五六年、七八年制的学校有经验,可是对短期培训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和半农半医的医生还没有做过,所以总认为这“不正规”,将来会出乱子,贻误病人,不如五六年、七八年培养出来的医生治病保险。经过实践,这些人的思想认识有了变化。半农半医医生和不脱产卫生员的学习热情、接受能力,以及在治病中所起的作用,深深教育了他们。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对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估计过低的思想认识逐步改变了。
解放后十六年来,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在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具体培养下,我国已经有了不少象刘道荣、夏金娥那样既能防治疾病又参加劳动的卫生工作人员。由于他们年纪还很轻,书读得暂时还很少,懂得的医学技术也还不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他们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他们生活在农民之中,跟农民一块劳动。农民的疾苦就是他们的疾苦,他们为了解除阶级兄弟的痛苦,可以在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边实践,边学习。随着时间的进展,他们的实践经验会越来越多,医学理论知识会越来越丰富,技术水平会越来越提高,逐步成长为又红又专的医务工作者。
应当相信,许多贫下中农出身的子女,回乡、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都有小学、初中以至更高的文化水平,他们有响应党的号召的积极性,他们中间的觉悟较高的积极分子,学习的热情更高,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更好,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得好,完全可以把他们培训成出色的医务人材。
也应当相信,各级党组织完全有能力领导好这一工作。相信群众,相信党,掌握住这两条根本原理,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普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也不例外。希望到农村去巡回医疗的医务人员,能够在那里播种,生根,开花,结果,坚定不移地、多快好省地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和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接生员,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