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实行半农半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最好形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5
第2版()
专栏:

实行半农半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最好形式
王观澜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党中央在一九五八年根据毛主席教育思想提出来的。一九五八年,我们的教育事业曾经有一个很大的发展。那个时候办起来的农业大专学校,中、初级农业学校,坚持或基本坚持下来的,为数不少。我们从切身经验中,更体会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方向是完全对头的。刘少奇主席去年又几次地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问题,指出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引起了大家热烈的响应。
我们农林系统的大专院校共有六十六所,这些学校,目前一般都在考虑或已经试行半农半读。其中农业和农垦系统所属的四十四所院校,已经试行的有三十一所,秋后准备试行的有十三所。中等农业技术学校三百零七所,据二十四个省初步统计,已有二百二十所实行了。看来,各地试行半农半读的积极性很高,发展很快。我们认为,搞半农半读是件很好的事情。革命知识分子就应该赞成与积极参加这一革命事业。
今年三、四月间教育部召开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时,我讲半农半读有十大好处,实际上何止十条呢?这次我又重提它的好处,把它归纳成八条。这八条都是比较大的。就是根据这八条,我得出了以下的结论:它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最好形式。当然,全日制学校还要保留。全日制的学校,只要真正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办的是无产阶级的教育,培养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人材,那也是好的。在我们说办半农半读好的时候,不要贬低全日制,而是说实行半农半读是最好的形式。现在我具体讲这八条好处:
一、半农半读教育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半农半读的学校是无产阶级教育的新型的正规学校,可以更大量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材。所以说它具有强大生命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看。
首先,它易于大量办,到处办。可以实行学生那里来,那里去;公社来,公社去;场站来,场站去。满足广大工农群众要求,为广大劳动人民所热爱,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学生来源广泛,出路也容易解决。
其次,它与发展生产是紧密结合的。一九五八年生产形势很好,生产发展了,群众就迫切需要文化、技术,于是就需要发展学校。这就是当时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主要由来。今年农业生产形势大好。全国小麦早稻都比去年增产。目前秋作物一般长势也很好。农业生产形势很好,文化教育必然也会出现高潮。这是过去经验证明了的。农业生产高潮来了,文化教育革命高潮必然也要到来。这一点我们要预计到。事实上,这个文化教育革命高潮现在已经开始在形成。各地不是已经发展了许多学校,并且都在积极要求办更多学校吗?
二、实行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有利于搞样板田
大搞样板田的运动,已在各地蓬勃展开了,这是件很好的事情,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很好的办法。实行半农半读,对搞样板田更好,它可以实行三个三结合,即: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现场教学、课堂教学、实验室工作三结合;领导、师生、工人(或老农)三结合。我自己深切地体会到这三个结合实在太好了。北京农业大学试验站就是搞了三个结合,取得了一些收获。他们在三结合基础上,还提出了“三出”,即出样板,出理论,出人材。第一,“出样板”。他们一开始没有提“出样板”,只是提了“出高产”。但是提“出样板”要比提“出高产”内容丰富些,全面些。过去那里小麦一亩地也收过七百多斤,但化肥用了一百三十斤,劳动力也花得很多,整天在地上搞。群众说:“好是好,就是学不起。”今年情况就变了。全站二百一十亩小麦,平均亩产七百二十九斤,其中有四十亩,平均亩产达八百六十五斤。化肥每亩地只施了四十五斤,人工也不象过去用的那么多。他们是在向“出样板”方面前进了一步。第二,“出理论”。就是要把高产的经验总结起来,把它提高到理论上来,找出作物高产的规律。“出理论”不是一年之功,要积累很多经验,不但要有本地的,还要有外地的;不但要有现在的,还要有早几年的。把历史的资料,若干地方的经验,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提高,找出规律,才能提高到理论。这种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据我看来,是好的,有用的。从实践到理论,是个飞跃,必须要有这个飞跃。高等农业院校就应该有“出理论”的任务。第三,“出人材”。办学校,不就是培养人材吗?把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起来,提高到科学理论上来,加以系统化,写成讲义,编成课本,教给同学,可以提高同学水平。同时,同学经过了实践也容易理解,记得牢,老师也可以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提高。这样做是最能锻炼人,培养人的。
三、可以促进学校师生员工思想革命化和学校领导班子革命化,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打成一片,互相学习
劳动创造世界,人的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自劳动,来自实践。人们参加劳动,不仅可以改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改造主观世界。这就是实行半农半读可以促进师生员工思想革命化的由来。事实也确实如此。举个例子吧。北京农业大学蔡旭教授,很多人是知道他的。上个月,我参加了北京农大的一次中年以上教师交流学习心得的座谈会。到会的人很多,这位老先生也参加了;第一个发了言,一发言就自己检查起来。他说:“过去人家说我只管业务,不问政治,只专不红,我很反感。现在看来,当时人家批评得很对。”为什么他自动检查呢?因为他看到了今年小麦高产,主要是由于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教师、学生)、群众三结合的结果。所以他的思想也就提高了一步。这位老教授思想也开始进一步革命化了。其他人也是这样。
领导班子更非革命化不可。否则就会落在形势之后,不能继续领导。领导班子怎样革命化呢?首先这个班子必须是团结的,有原则的,民主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兢兢业业办事的。
四、可以促进教学改革
实行半农半读,必然要打破教学上的旧框框。过去,从书本来,到书本去,由概念到概念,许多课讲完了,学生对其中有些内容还是莫名其妙,一面听,一面忘,没有深刻印象。一搞半农半读,就非改革教学不行,科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都不能按老样子办事了。这一切都要改革。据我的体会,一般说,在教学方法上实行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采用启发式,看来是比较好的。北京农业大学在涿县分校试行这种教学方法,师生比较满意。这种教学方法,别的学校也有。这种方法,学生容易懂,容易记,记得牢,容易掌握“用”字。但也要防止另一种偏向。如有些教师过去在课堂上书本来书本去讲惯了,一到现场,又往往会就事论事,提高不到理论上来。许多综合性的内容,联系不起来,有的怕人家批评说是课堂搬家,索性在现场只就眼前具体事物,讲具体事物,讲近的,不讲远的,而且只是孤立、静止地讲,只讲现象不讲本质,不讲发展情况,不加分析综合提高。有些教师也确实由于他自己过去学得窄,讲不了。因此,教师也得不断交流经验,不断改造、提高。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搞半农半读后,更要实行“少而精”。过去教学内容有不少是多而杂。实行半农半读后,教学时间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教得好,就非少而精不可。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这些问题都提得更高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产的“三脱离”现象,一定要改变。
实行半农半读,采用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几个原则后,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呢?事实已经胜于雄辩地证明,教学质量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与过去相比,学生更能学得深,学得透,用得好。过去是讲外国的多,本国的少;外地的多,本地的少;深奥难懂,既多且杂,不能教好学好。质量高低如何看,谁来看,谁来估价,是个问题。特别要指出,对质量的要求,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要求的质量,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要求的质量,这些都要加以分析。刘少奇同志讲过,实行半农半读,要搞得更好,质量不应降低,而是更应提高。我们要遵循这一指示,努力做好教学工作。
五、有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个问题,毛主席曾多次作过指示。我们应该好好领会毛主席指示的精神,认真做好工作。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劳逸结合,要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使培养出来的人有用。实际上实行半农半读,就可以治或防许多病。如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病、近视眼,都可以治,可以预防。我看到,半农半读后学生壮实了,有劲了,红红黑黑的,是工人、农民,还是学生,一时也分不清了。同学们也说:“吃得可甜了,睡得可香了。”
六、可以促进自力更生、勤俭办学、勤俭建国的良好风气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觉悟的提高,要求学习文化、技术的人大大增多了。要办更多的学校,满足群众需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办学要花钱,必须想方设法逐步做到减少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经济负担。象现在的江西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新疆的塔里木农垦大学,黑龙江的八一农垦大学,广东的新会农业学校,黑龙江的肇源畜牧兽医学校,河北的霸县煎茶铺农业技术学校,在这方面就做出了成绩,从一部分自给、大部分自给,向全部自给努力或做到全部自给。
七、由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作用更加明显
这样一种制度,使得工农联盟的巩固更有保证。这样办,多快好省地兴办教育事业更有条件,既有利于普及,也有利于提高。
八、半农半读是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彻底革命的教育制度,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
这种教育制度,把劳动放在很重要地位,改变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旧习惯。有利于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有利于逐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有利于反对和防止修正主义,培养革命接班人,使我们国家永不变色。
实行半农半读,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件大事。学校是培养人,改造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文化、技术,锻炼人的身体的最集中最有力量的教育场所。我们的学校,就是要培养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是最重要的革命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建设工作。无产阶级要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资产阶级也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这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这是一场严重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因此,学校工作应以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内容,实行整个学校的全面革命化。要紧紧抓好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把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各个方面去,这是做好学校工作的第一步,非常重要的一步。经验证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毛主席著作也是一学就灵的。我们抓好了毛主席著作的学习,紧紧抓住了政治思想工作,使人们的思想提高了,阶级觉悟提高了,什么工作都好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