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不相识的“亲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8-25
第2版()
专栏:来信

不相识的“亲人”
六月十五日,我们接到武汉市电信局发来一封电报。电报挂号是六四一七,收报人是钟某人。电报内容大概是,母于十六日十点半到达韶关,请到火车站接车……。
可是韶关没有这个电报挂号,也没有相近似的电报挂号可以试投,不得不把电报退回发报局。
武汉市电信局接到通知后,挂来一个长途电话说:发报人是一个从重庆来、路过武汉的老大娘;现在,她已坐火车往韶关了,请你们尽量想办法,把电报投送一下。
这一来,我局的报务员同志的心不安了。刘佩勤是电报一班的班长,她心里更加不安。她想起了党的教导: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于是暗暗拿定了主意。
十六日上午,小组会议一结束,刘佩勤同志就跑到火车站去接“亲人”。这个“亲人”是不好接的。因为“亲人”的相貌、衣着、口音,她一概不知。而这个“亲人”又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个不相识的陌生人来迎接她。她查问了一个,不是,再来一个,终于问上了,便自我介绍地说:“大娘,我是邮电局的,您在武汉发的电报,钟同志没有收到……。”说完,刘佩勤同志帮她拿行李,把她带回邮电局,安置在自己的房子里。老大娘开始听她这一说,十分着急,但见眼前接她的这个妇女这么亲切热情,紧张不安的心情便松开了。
原来,老大娘的女儿和女婿都在江西省寻乌县工作。最近,女儿生小孩,临时决定要她老人家来照顾一下。老大娘从重庆坐轮船到达武汉以后,想要女婿到韶关接她,叫人代拟了一封电报,告诉女婿,她什么时间在韶关下车。谁知道,她懵懵懂懂地把电报发来韶关了。
刘佩勤同志上班后,马上掏出自己的钱,帮老大娘发电报去寻乌。第二天,不见回电报,她又挂发了长途电话,终于找到了老大娘的女婿。
老大娘来到以后,刘佩勤同志和她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晚上睡觉前,她怕老大娘行动不方便,就给她拿好痰盂。早晨一起床,她又把痰盂里的尿倒干净。
就这样,老大娘愉愉快快地和刘佩勤同志——刚认识的“亲人”同吃、同住、同玩了几天。临走的时候,老大娘拉着刘佩勤同志的手恋恋不舍,一再表示感谢。刘佩勤同志说:“大娘,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广东韶关市邮电局 陈亦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