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扎西冈乡的历史对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09
第5版()
专栏:

扎西冈乡的历史对照
八月上旬,我们在拉萨河上游墨竹工卡县扎西冈乡,调查了这个乡在民主改革前和民主改革后几个时期的变化。这里的变化是深刻的,和解放前相比,是鲜明的历史对照。
两种不同的景象
扎西冈乡海拔四千米左右,背靠巍峨的工布巴拉大雪山,面临奔腾咆哮的墨竹满曲河。全乡有两千多克(亩)农田。过去人们形容这里是“乱石铺满地,莽草比禾高,秋收一场空,农奴泪汪汪。”那时,六个农奴主依靠着封建特权,霸占了全部耕地、草场、水源和绝大部分牲畜。一百多户农奴被束缚在“差地”上。
民主改革前,扎西冈乡的农奴几乎全部负债累累,有的竟欠下千克、万克(一克约二十八斤)粮食的子孙债。种种苛税,骇人听闻。有三分之一的农奴弃地外逃。
今天扎西冈乡又是怎样的情况呢?短短六年时间,全乡播种面积已增加到二千八百多克,较前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五,粮食总产量增加了一倍半,大小牲畜增加了百分之八十一。家家吃饱穿暖,老幼康乐。
从牛角锄到新式步犁
在封建农奴制度下,扎西冈乡的农奴和奴隶使用非常简陋的农具从事耕作,犁铧只有二三寸长,铁锨不过巴掌大,小锄跟老鹰的弯嘴一样。人们用牛角锄地,好几下还锄不掉一株草根。一九五九年民主改革时,这个乡的贫苦农奴和奴隶,平均三四个人才有一件农具,十户才有一犋耕牛。生产力十分低下。
现在,扎西冈乡农具已经大大变了样。全乡农民已全部使用经过改革的铁锹铁锄,而且还使用很多从内地运来的优良的铁锄进行耕作。耕地已全用铁犁。全乡各种铁质农具已达一千四百多件,每户都有了一两套犁具,耕牛发展到了二百五十多头。
翻身农民们兴奋地告诉我们,现在他们还有二十三部从内地运来的新式步犁。各个互助组都派出组内最优秀的犁手去学习使用新式步犁的技术。
土地披上新装
几年来,这个山乡改变了过去“干旱山地”的面貌,基本上实现全乡水利化。过去干旱最重的卡加村,如今水渠纵横,流水淙淙,高山坡上出现了明镜般的蓄水库。一九五九年前,这个村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干旱,春天无法及时播种,夏天禾苗枯死。尽管附近也有几条山涧溪流,但过去农奴主们却胡说什么“神山神水动不得”。民主改革后,全村翻身农民们破除迷信,敢想敢干,走上“神山”,挖塘修渠。六年来,卡加村新修和整修了大小水渠共达五百多条,长达四十多公里,新修了三个蓄水库,一千多克土地基本上得到灌溉。去年,卡加村虽遇到连续四十天的干旱,仍比丰收的一九六三年增产了百分之十五。
扎西冈乡的土地,在解放前很难上一筐肥。现在,扎西冈乡地里虽然刚施过追肥,可是村前屋后还有很多小丘般的肥堆,沤制绿肥的粪坑装得满满的,有的塘边还堆着挖上来的塘泥。今年春耕时,全乡平均每克地施底肥二千五百多斤。
生活变了样
随着生产的发展,扎西冈乡翻身农民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生活。过去象七、八月份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许多人要四出流浪乞讨。今天,这个山乡一到傍晚,炊烟缭绕,牧童们打着响鞭把肥壮的牛羊赶回村来,妇女们忙着挤牛奶,骡马驮着新磨的糌粑,叮叮当当地走进村庄,儿童们唱着歌走出校门,农民的房舍里飘出酥油茶的香味,整个山乡呈现一片富裕欢乐的生活景象。
我们参观了贫苦农民洛桑老人的新家园。温暖的阳光正照进他宽敞而明亮的房间。房屋里摆设着藏式木橱、矮脚木床、藏垫,桌几上放着酥油茶壶和磁杯。屋里堆着一袋袋去年的存粮,楼下畜圈里拴着七头奶牛。洛桑老人还有一口大牛皮箱,里面装着几套新做的氆氇衣。放学归来的小孩正在为父母读报,屋子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我们问洛桑过去的生活景况,老人拿出一顶破烂帐篷,并且解开了衣襟给我们看过去被火烫过的肚子上的痕迹。在旧社会里,洛桑老人曾经带着全家仅有的一顶破帐篷和一口石锅,走遍了大半个西藏,哪里也找不到一个“安乐窝”。因为经常以野菜充饥,有时肚子疼痛得满地打滚,只好用烧着的牛粪煨烫肚子。
全乡一百三十户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除了少数的富裕户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讨过饭。如今全乡平均每人粮食已达八百二十斤。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户都成了余粮户。平均每户有大小牲畜三十多头。过去吃不到酥油,只能喝领主丢弃的茶渣的农奴,现在家家户户养有奶牛,每天能喝上酥油茶了。许多农民还在门前屋后开辟了菜园,种着萝卜、土豆和小白菜等蔬菜,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过去睡在牛棚马厩里,或者一家人挤一顶破帐篷的人家,如今都有了两三间宽敞的房间,有了专门的牲畜圈棚。
生活改善了,扎西冈乡的人口也增加了。据五个村七十户人家的统计,七年来新添了七十七个孩子,全部生长健壮,无一死亡。过去西藏农村婴儿几乎是生一半,死一半。
农奴制度下,农奴们没有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用念佛珠和豌豆计算简单的数字,如今这个闭塞的山沟已办起两所民办小学,百分之七十的适龄儿童上了学,他们努力学习藏文、算术。有的在小学毕业后,当了互助组的记工员和读报员,有的还到拉萨和内地继续深造。
(本报记者 周郁夫 罗桑悦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