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万人齐唱革命歌——第二届全运会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的诞生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13
第3版()
专栏:

万人齐唱革命歌
——第二届全运会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的诞生记
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已经在第二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同观众见面了。它以鲜明的主题、壮丽的图景、新颖的表现形式和优美的体操技巧,热情地歌颂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赞扬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形象地反映出我国六亿五千万人民保卫祖国、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支持世界人民革命的决心。全场观众从团体操表演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教育,一直沉浸在喜悦、欢腾和激动的心情中。
这部团体操是由一万六千多名男女青年和少年儿童分别在运动场中央和背景台上表演的。实际上,还有比这多得多的“后勤”人员,为这部团体操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他们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部革命精神如此鲜明的作品,进行了规模如此盛大的演出,这标志着我国体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在体操革命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次重大的胜利。许多观众在怀着激动的心情欣赏《革命赞歌》演出的同时,都情不自禁地对这部团体操的设计、制作和表演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合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用团体操形式来表现如此重大的政治主题,而且表现得这样鲜明、深刻、完美,这在我国体操史上是一个创举。正象一位观众在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中说的那样:“这样的操,演出了高昂的时代精神,合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
早在去年,十几名体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就接受了一项光荣的任务——为第二届全运会创编一部大型团体操。面对着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他们下定决心:这部团体操必须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巨大胜利。
但是,用团体操来反映这样鲜明的政治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崭新的艰巨的任务。创编人员没有在困难面前却步,他们从毛主席著作中吸取力量。他们到一些艺术单位去参观学习,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排练和演出,并且研究了第一届全运会团体操的优缺点,努力做到在新的创编工作中,有所前进,有所创造。
初期,他们创编出来农民操这一部分的方案,感情有些不够饱满,使用的道具还是纤细的扇子和红绸;设计反映大寨面貌的图案,也是抒情性的小河流水的江南景色,这些情况都说明他们还没有完全脱出那种只注重技巧美的陈规俗套。经过领导和群众及时指出缺点,他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深入到工农兵中去,切身体会劳动人民翻江倒海、开山辟地的英雄气概,从生活的斗争中汲取艺术创作的源泉。
他们在深入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工业从一穷二白到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是依靠毛主席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思想,因此他们就在团体操中努力反映我国工人阶级的这种战斗精神,并且突出了最能代表这种精神的我国石油工人的劳动情景和石油工业的发展面貌。“人民公社好”这场操也是这样。它不是一般地表现丰收,而是体现了毛主席的“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思想,表现出我国农民坚决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在民兵操中,他们设计的是,表演者提着枪,在雄壮的号声中,从四面跑步入场,这样就显示着我国民兵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那种英雄姿态。
在创作设计中,有关人员还注意发挥集体智慧,倾听群众意见,使团体操的革命思想和艺术形式结合得更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这一场中,他们曾想用“石油的海浪”来表现我国石油工人的劳动成果,但是没有把握,后来在深入生活中,听了石油学院的同志们的意见,才下了决心。在表演纺织工人那一段操中,一排排女工不时从正在开动的织布机后面站起来,随着清脆而轻快的乐曲声,双手很快地绕动一条红绸,仿佛是纱锭在转动。这个新颖而优美的动作,也是创作设计人员到纺织厂体验生活的时候,向工人业余文艺表演队学来的。
《革命赞歌》的许多创作设计人员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编这部操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是自己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心齐
成千上万的人在一起做操、表演,要求做到动作整齐,确实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就以这次在场内表演的八千多人来说,他们没有一个是受过体操专业训练的,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练操都得利用课余时间,这就更加不容易了。
各场操中有些动作的变化,几乎是在一两秒钟内完成的,然而,怎样保证这八千多人都在那瞬息的时刻里把动作做得那样整齐划一呢?表演火炬操的北京男二中的学生说:齐,不能单纯理解为动作齐,更重要的是心齐,思想齐,力量齐。没有统一的意志和革命的理想,齐不了;没有高度的组织性,更齐不了。
这话说得非常对。要做到心齐,就必须要有革命的理想和统一的意志,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正象有些人所说的:“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人民的心愿;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就是对人民负责。”
表演农民操的北京工业学校的女学生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来练操的呢?她们说:参加农民操的有一千多人,而全国农民有五亿多,我们每个人都代表几十万农民,要通过这个操来反映他们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是党和五亿农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要坚决去完成。
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都是带着这种意志和决心走上操场的。他们纷纷表示,要象解放军那样带着阶级感情练操,要象徐寅生打球那样为革命练操,要象雷锋练投弹那样刻苦练操。他们还表示,要“学工人,演工人”,“学大寨人,演大寨人”,“演好红色接班人,学做红色接班人”。
参加表演“红色接班人”这一场的一千三百多名少先队员,都曾经庄严宣誓:要在毛主席思想的指引下,在解放军叔叔的鼓舞下,决心以革命精神和战斗姿态来苦练硬功夫。他们在墙报上写着:“风吹日晒咱不怕,腰酸腿疼算个啥!”男孩子们开始做“倒立”的动作时,为了克服臂力小的困难,就先练习举砖头。经过几个月的苦练,六百多人都能稳健地倒立起来,而原来却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这样做。女孩子们练各种动作时,在太阳晒得发热的洋灰地上练,回到家里又垫起棉被在床上练,七百多人终于都能表演好两腿劈叉和弯腰成“桥”的难度很高的动作。
特别使人感动的是,学生们在练操过程中,发扬了团结友爱的精神和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有不少学生被分配去当预备队员,要在别人万一不能出场表演的时候去替补,而且各种动作都要练,哪儿缺就补哪儿。尽管这样,他们也同样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表示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万能的螺丝钉。有些人不但学会了多种动作,准备随时出场,还主动地去做各种后勤工作,帮助场地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学生们在排练这部团体操的集体主义大熔炉里,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身心都得到锻炼。许多学生暑期中虽然经常练操,但仍然如期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假期作业,并且受到老师的表扬。参加练操的学生,体质也得到增强。
他们人人都是画家
当团体操的表演在场内进行时,主席台对面的观众席上,由八千五百多个学生组成了背景台,他们每人抱着一个由三、四十页彩色纸板订成的大“书”,配合着场内体操表演内容的变化,依次连续地一页页翻动,在七十分钟的时间里,先后组成三十三幅不同的图画和标语图案。
这些图案的整个画面有一百三十三米宽,四十米高。它平均每隔两分钟变换一次,每次变换只要一两秒钟。其中有毛主席象,有天安门全景,有大庆的油田和大寨的梯田,有海陆空军和民兵的英姿,有少先队员的活泼形象,还有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画面,等等。
这个巨大而奇妙的背景图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原来是:画家先在一张大纸上画好一幅幅画面,然后在上面打上八千五百多个方格,再把每一个小方格上的图形放大四十倍画到纸板上,并且按照设计的图案分别贴上五十多种颜色的彩纸。
当背景台上出现三十多米高、二十多米宽的毛主席巨幅画象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情绪沸腾。这个巨幅画象是用油画的颜色涂在一千四百二十八块三合板上做成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二十多名师生接受制作毛主席象的任务以后,感到既高兴又担心。他们把对党和毛主席的热爱,全部贯注在画笔上。
师生们先画了一幅由九百多块画板拼成的毛主席象,把它铺在学校的操场上,然后爬到三层楼顶上细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疵点。他们经常冒着盛暑,蹲在地上一画就是几个小时。就这样经过十几天的奋战,他们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差不多每一幅图画和标语的制作,都经历了这样复杂而细致的过程。设计画面的工作固然十分繁重,而把设计好的画面分别制成八千五百多块彩色纸板,那就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参加这些图案的设计和制作的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三十几所中小学的师生。他们发挥出巨大的热情,想出许多又好又快的办法来完成任务。一位画家在谈到这些图案的制作过程时,意味深长地说:“制作这些画,仅仅依靠画家是无能为力的,这是集体的创作。”
然而,最后把这三十多幅图案送到观众眼前,却又是由那八千五百多名中小学生在背景台上来完成的。他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对面的指挥员,按照号令翻动纸板,组成一幅幅不同的背景图案。这八千五百多人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只要一个人动作不协调,就会使整个画面出现一些疵点。学生们在练习时,一点都不马虎。天热口渴,他们就含着梅子止渴;有时尽管浑身是汗,也顾不上擦一擦。有关部门给他们准备了汽水等冷食品,他们总是等到休息时才饮用。他们的工作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群众却称赞他们是“伟大的画家”。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作品,却让成千上万的观众从他们的表演中受到教育,受到鼓舞;而他们自己也从观众们那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感到幸福,感到自豪。
看过这部团体操表演的人都赞叹地说:这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的确,为了排练好《革命赞歌》而贡献力量的远不只是观众在场上看到的那一万六千多人。有多少工人为了赶制道具和服装付出了辛勤劳动;有多少教练员和辅导员喊哑了嗓子;作曲家为了使乐曲优美动听而呕心沥血地进行创作;美术家为了使背景画面有力地配合场内的体操表演而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乐队队员们和歌唱家们在为团体操录音时,一遍一遍地伴奏和演唱;还有许多热心的观众写信提出自己的意见。正是由于成千上万的人都热爱和关心这部团体操,并且愿意为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才使得这支《革命赞歌》唱得那样气势磅礴,唱得那样震撼人心。
 新华社记者 华文
(附图片)
《革命赞歌》第四场《人民公社好》中的一个场景。
表演者演出了优美的棉桃操,表现了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丰收景象。
 新华社记者 刘志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