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和主观、片面做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16
第5版()
专栏:

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和主观、片面做斗争
解放军海军某校二系副政委 张耿心
找到了病根
这些年同志们对我的反映是:工作比较积极,作风泼辣,对人直爽。但总是说我急躁偏激,容易把问题看绝,工作不够稳重。一九六二年鉴定时,组织上和同志们严肃地指出我思想方法主观、片面。凭多年的直接经验,我相信领导上和同志们的意见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在思想上感情上我却一时接受不了。我想不通作风“泼辣”和“不稳重”、“急躁”之间,看问题“尖锐”和“偏激”之间的关系。既要泼辣,又要稳重;既要尖锐,又不能偏激,那能做到吗?想来想去,总是找一些借口原谅自己:一、我动机好,没有坏心;二、大老粗,文化低,想啥说啥,不会转弯抹角。这些想法遮住了视线,使我长时期内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对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想不通,甚至当成包袱背起来。
林彪副主席一再提出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我也带着这个问题,到毛主席著作里找答案。读到《实践论》,毛主席说:“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矛盾论》中也讲,“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每当读到这些地方,我都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的情况来对照检查。我想到在组织科工作时,为了一个同志的处分问题,和领导上的看法有过分歧。当时,我坚决主张开除党籍。理由是这个同志受党多年教育,根本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而监委决定只给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监委认为,不仅要看到这个同志现在犯了错误,而且要看到他过去表现较好;不仅要看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而且要看到本人对错误有较好认识;而党的一贯方针正是“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很明显,监委的决定正是按照毛主席说的全面地历史地观察问题而做出的,而自己的主张则是只看到了党的荣誉受到沾污,就不考虑其它方面了。这不是主观、片面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想,感到领导上和同志们的批评有道理。
事有凑巧,有一天在家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共产党”三个字,我坐在房间中央,大孩子站在我右边。我一时高兴就问孩子:“你说,黑板上最后一个是什么字?”孩子说:“产字”。我有些生气了,又说:“你再看看是什么字?”孩子仍然坚持说“就是‘产’字。”我一下就发火了,批评他读书不用功,连“党”和“产”都分不清。孩子激烈地争辩:“没有认错,就是‘产’字!”我不相信,走到孩子站的位置上一看,果然最后一个字是‘产’字,“党”字正好被一件东西挡住了。这使我大吃一惊。这类事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何止万千!由于各人所处位置的限制,看问题总有一定局限。有时自己认识到了,别人不一定认识到,这时,就要耐心,要启发诱导帮助人家认识,切不可急躁训斥,强加于人;还有的时候,别人(可能是上级,也可能是下级)认识到了,自己却不一定认识得到,这时,就要虚心,切不可以为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别人也不了解。这两种情况我都经常发生,难怪同志们批评我急躁、偏激、片面。
以后,我就更有意识地带着克服主观、片面的问题去学习毛主席著作。读到“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我都联系过去的工作,仔细对照。我想到过去当教导员时,有些连长、指导员反映“怕我”,在训练部当总支书记时,和有的委员搞不好关系,主要都是由于只强调自己动机好,不注意效果;只强调直爽,不讲究方式;只看到自己的“理”,看不见别人的理。有些问题虽然看对了,却有时把分寸说过了头,表现了偏激;有时急于完成任务,就不大注意方法,表现了急躁、不稳重。“尖锐”和“准确”,“泼辣”和“稳重”,本来是可以统一起来的,由于自己思想方法的片面,却把它们对立了起来。这样不断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断把过去的教训联系起来认真的思索,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不是没有主观、片面的缺点,相反地,主观、片面正是自己进步的主要障碍。现在想起来,很多工作没有搞好,就是主观、片面坏了事。认识提高了,毛病找到了,包袱放下了,心情也舒畅了。
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主观、片面?
承认自己有主观、片面的缺点以后,我就想:什么事情都有个规律,犯主观、片面是不是也有个规律?只有找出规律,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克服缺点的自觉性。这样,我就把过去的一些事例联系起来做了一番分析,发现我在三种情况下最容易犯这个毛病。
首先,有私心杂念,把“我”字摆进去的时候一定主观、片面。当青年科长的时候,有些人说“有了青年科,青年工作还是和过去差不多”,我听了很恼火。当时,青年工作的确没有很好开展。但我把工作没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推给上面,强调党委和政治部首长不重视,不支持青年工作。同时,又认为学校的青年工作搞不出什么名堂,主张学校不单独设立青年部门。这些认识和看法,很明显是片面的。其实,自己的真实思想是,认为自己理论水平、文化水平低,在机关发展不大;看到过去的同级甚至下级,一直在部队,现在职务比自己高,就想到部队去,不安心学校工作;因此,在青年工作的开展上也就很少想办法去打开局面。这才是工作没搞好的主要原因。毛主席一再教导我们,共产党人要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真理。我为什么有时不能尊重客观实际?就是因为有私心杂念。有了私心就不可能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看问题一定偏。
其次,凭印象看人,凭老经验办事,就很难避免主观、片面。有一个干部,我对他的印象是老成持重,业务熟练,他的意见我差不多都采纳,对他的思想、生活我也很放心。想不到他竟利用工作之便干出违法的事,这给我很大震动。有一个连长,我认为他水平低,讲话啰嗦,听他发言和汇报就不大耐烦,甚至打断他,这样就把他一些有益的建议也给否定了,把积极因素给埋没了。印象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远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它虽然是认识的基础,却是肤浅的,不完全可靠的。经验,即使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经验,也只是一定条件的产物。而人和事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光凭印象来看人,凭老经验来处理发展了的情况,那就一定要犯主观、片面的错误。
还有,如果在思想上潜伏有骄傲情绪,那看问题、处理问题就可能主观、片面。受过党多年的教育,我对骄傲情绪从理论到实际都有一定认识和警惕,骄傲情绪的表现一般也不再是处处逞能,锋芒毕露。但是,潜伏的骄傲情绪,一遇到适当的条件仍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而这个时候也就不可能如实地对待客观事物了。比如在机关当干事时,因为自己文化水平较低,写的材料总是三番五次返工,不大容易过关。正确的态度应当是:首先,虚心地、如实地承认写材料暂时就是不行这个客观事实;同时,积极向其他同志学习,争取尽快学会过去不熟悉的东西。而我却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态度。心想,别看我写材料不行,咱们到连队、到战场上试试看。这是因为我在工作能力这个问题上,一直背着包袱,认为自己从基层起家,有政治工作的实际经验,能打仗,不自觉地把这些东西当作“资本”,看不起另一些同志。这就必然影响对自己的全面认识,不能看到自己在工作能力方面的薄弱环节。骄傲,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有了骄傲情绪必然主观、片面。
我是怎样对主观、片面进行斗争的
现在我的主观、片面毛病还不少,它仍然是我思想改造上的一个主要课题。但和前两年相比,还是有了一点进步。这两年,我对主观、片面是这样进行斗争的:
第一,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努力去掉“我”字。去掉了“我”字,就会大公无私,就会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处理它,主观、片面就会减少,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即使一时处理错了,也能痛快地认账,改正,没有得失之忧。
去年夏天,领导上通知我去学习。我把一切准备都做好了,却又突然决定我不去了,马上要调我到二系去工作,说二系很需要人。我脑子一下就“炸”了。我入伍以来从来没住过政治学校,年纪也不小了,还能有多少住学机会?这样一想,就把矛头对着二系政委,认为我不能住学就是他提意见提的,对他很不满意。事后冷静下来,自己问自己:“你入党为了什么?住学为了什么?”觉察出这是私心蒙蔽了真理,所以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事实上,当时二系的确很需要人,二系政委提的意见,反映了客观的需要,因此学校党委才同意了。把我不能去住学的原因,归之为某个个人的意见,显然是主观、片面的。最后想到,工作是为了革命,住学也是为了革命,一去掉私心,心情也就愉快了,到二系后和政委的关系也比较协调。
第二,坚持调查研究,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今年春天,我到九队蹲点,发现乙班学员对中队领导意见比较多。他们反映,乙班劳动时间比甲班多,教员配备比甲班差,甲班提出换教员,马上就给换了,乙班提意见就不顶用。因此认为队领导有偏心眼。而有的中队干部,则认为乙班学员是个人主义,骄傲自满,怕延长学制,个人吃亏,主张在学员中整风,说整了个人主义就好办了。两种意见都有事实根据,都有“道理”,哪个对呢?我想起毛主席对那些远远一望就想动手解决矛盾的人的批评,想起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同时联想到以往主观、片面的教训,决心“打破砂锅问到底”,到群众中去找答案。
我首先找学员中的一些骨干核实情况。学员讲得有鼻子有眼,看来情况基本上是属实的。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我又到有关部门、有关教研室去逐个核实。最后终于弄清楚了问题的前因后果。学员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事实,但是由此得出领导上有偏心眼的结论,则是不正确的。甲班教员配得稍强一些,是因为甲班开课比乙班早,水平较差的教员可以跟甲班听课,这是为了培养新教员而采取的措施。甲班少劳动一周多,是因为要赶时间去码头实习,少劳动的时间以后还要补上。甲班一个教课较差的教员换下来,是因为领导上决定他马上转业。看来矛盾主要是由误会引起的。队里没有把情况讲清楚,工作没有做到家。情况明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有了。我首先对中队干部耐心地指出了他们的缺点,又代表系党委把事先没有把情况讲清楚的责任承担起来。这样,学员就满意了,说是“早这样讲清楚,我们早没有意见了”。从这件事,我确实体会到毛主席说的“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只要能够“打破砂锅问到底”,哪怕能力再低,问题再棘手,也有办法解决。
第三,对人对事一分为二,看人要看发展,看事要看变化。毛主席指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主观主义的表现。我的主观、片面主要是理论水平低。有时不一定有私心,但是因为缺乏一分为二的科学的思想方法,也就不自觉地把问题看偏了。这两年学习了毛主席的一些哲学著作,就觉得有进步。有个班主任,他那个班的学员多数对他有意见。要在过去,我会首先把他批评一顿。现在我按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他,发现他工作很负责任,学员晕船呕吐搞得很脏,他亲自动手打扫,打扫码头他也带头。他的主要缺点是工作方式简单、生硬,不会带兵。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一方面在学员中大力表扬他的优点,教育学员全面看待他的工作,在群众中扶持他的威信;另一方面联系具体工作指出他的缺点,帮助他改进工作方法。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调动了他的积极因素。而过去对一个有类似缺点的连长,我就没有这样全面分析,而是单纯批评,结果直到分开时他对我意见还很大。这样一对比,我更感觉到学习辩证法的重要。
第四,虚心向群众学习,敢于“自以为非 ”。领导干部并不是什么都比下面高明。“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要向群众学习,然后才能领导群众。我从来没有单独领导过出海实习,对实习中的政治工作、教学工作都不熟悉。今年出海实习中,我再三提醒自己虚心向群众学习,可不能主观、片面,有问题就找大家商量。实习中发生了好几件事,我原来的想法和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我就想,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自己不一定就看得正确,因而没有急于去说服人家,而是先听下面的意见。这样就使一些原来不够全面的认识,比较全面,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由于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主观、片面比较少,任务较顺利的完成了。我体会到,什么时候你“自以为非”,就能从群众中学到东西;而一“自以为是”,那群众的意见就装不进去了。
在毛主席思想的教育下,对主观、片面这个多年来影响我进步的毛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克服,我是高兴的。但是毛主席教导我们,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永远没有个完结的时候。自觉性高一些,主观、片面就少一些,反之,就多一些。我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刚刚开始,比较自觉地和主观、片面做斗争也刚刚开始。我决心革命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对主观、片面这个毛病也准备和它斗争一辈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