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支持美国侵略政策引起国内公众普遍反对 英工党政府声名狼藉使威尔逊大伤脑筋 财政经济险象丛生,政局极其动荡不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17
第4版()
专栏:

支持美国侵略政策引起国内公众普遍反对
英工党政府声名狼藉使威尔逊大伤脑筋
财政经济险象丛生,政局极其动荡不稳
据新华社十四日讯 随着夏季休假季节的结束,英国的政局更加动荡不定。上台将近一年的工党政府由于在越南问题上支持美国的侵略政策引起国内公众的普遍反对,而且由于财政经济险象丛生,处境非常困难。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英国的报刊不断谈论工党政府不久将被迫提前大选。去年十月下台的保守党虽然还没有恢复元气,但是最近稍稍整顿了内部,并且对工党政府一再发起攻势。据《泰晤士报》三日报道,保守党准备趁下院议长去世的时机,“迫使政府尽早下台”。
工党政府自从去年十月中旬以微弱的多数上台以来,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在它上台后不久举行的第一次补缺选举中,原来的外交大臣戈登—沃克就遭到失败,使工党在下院的多数立即降为三席。这样脆弱的地位使它在下院表决时往往岌岌可危。例如,七月间下院分段表决政府财政法案时,工党就曾经三次被击败,而四月间表决保守党对政府预算的修正案时,工党仅得到一票的多数。
工党在五月间举行地方选举时,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它在各地的市政委员会中失去了五百九十个席位。《经济学家》杂志就此写道:“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反对工党的倾向。”
工党政府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积极推行屈从美国的政策。工党议员米卡多在谈到工党在地方选举中遭到的失败时说,“曾经谴责保守党政府屈从于华盛顿的工党拥护者,现在发现他们自己的政府更加屈从于华盛顿”,“这就是他们中间许多人不出来投票的原因”。
特别使威尔逊政府声名狼藉的,是它在越南问题上亦步亦趋地追随美国的侵略政策。英国广大群众强烈反对美国侵略越南。自从美国在二月间进一步扩大战争,并且开始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土以来,英国所有三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许多中小城镇都爆发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群众运动。各行各业的人都投入这个运动中,甚至政治空气一向沉闷的英国高等院校师生,也行动起来。英国公众在强烈抗议美国侵略罪行的同时,还强烈谴责工党政府追随美国。他们指出,工党这种作法是“不能容忍的”,等于“在政治上自杀”。
英国日益深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以及工党政府财政经济政策的失败,也是英国政局动荡不稳的根源。随着大英殖民帝国的瓦解,寄生性的英国经济力量日益削弱,而建筑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英镑,其地位也就越来越脆弱,并且在去年秋天工党上台后不久再次爆发了危机。为了挽救英镑危机,工党政府一方面大借外债,另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加重人民负担和收缩通货的措施,但是,这并不能有效地稳住英镑地位,反而带来经济停滞的恶果。《泰晤士报》说,工党政府的政策“令人感到双重的失望”。
工党政府把财政经济困难转嫁给劳动人民的做法也引起英国广大工人群众的强烈反对。今年初以来,码头工人、公共汽车职工以及邮电和飞机制造等部门的工人纷纷举行抗议集会和示威游行,并且要求增加工资。在最近举行的英国职工大会年会上,许多工会组织的代表不顾大会右翼领导者对会议的控制,强烈谴责工党政府限制工资增加的政策。
随着英国广大群众对工党政府政策的反对越来越猛烈,随着英国财政经济困难越来越加深,工党党内的分裂也日益加剧。好几十名工党议员多次发表声明,要求政府不支持美国在越南的政策。工党议员弗兰克·阿隆由于不满威尔逊在越南问题上屈从美国,而辞去他在政府中的职务。工党议员威廉·沃比发表声明,谴责威尔逊在经济政策方面违背竞选诺言,要求威尔逊辞职。他同另一名工党议员八月初在下院举行信任投票时,还拒绝支持政府。英国报纸认为,这是工党党员对自己政府的严重挑战。
据英国报纸报道,工党统治地位的日益恶化使威尔逊大伤脑筋,他最近曾经考虑在秋天改组政府,把几个大臣作为替罪羊排除出去,企图这样来缓和人民群众以及工党左翼党员的不满。同时,他还考虑在秋天举行大选,或者同在下院只有十个席位的自由党结成联盟,以摆脱工党政府面临的政治危机。但是,不改变政策而只是改组政府,并不能消除人民的不满。同时,英国报纸认为,目前工党在下院中的三票多数很可能进一步削弱,在地位这样危险的时候,它能不能经得起改组政府这种变动,是很成问题的。
瞻望英国政局的前景,《金融时报》感慨地写道:“政治上捉摸不定和经济上的压力紧紧纠缠在一起,这使得今年秋季的局势既危险又无法预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