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把更多的小型革命现代戏送到农村去——介绍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的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19
第6版()
专栏:

把更多的小型革命现代戏送到农村去
——介绍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的演出
编者按: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的十四个小型革命现代戏和首都观众见面了,受到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它们是中南区戏剧观摩的优秀节目的一部分,也是全国大量产生的优秀小型革命现代戏的一部分。
这些小型革命现代戏来自中南区的各个剧种,来自文艺面向农村的第一线,它们是适应当前革命形势的要求而产生的,也是从艺术团体面向农村的实践中而产生的。仅据湖南的六个专区的六十二个剧团的统计,从去年八月以来,花鼓戏《打铜锣》和《补锅》,在湖南乡间就上演过两三千场,这说明了广大农民群众是喜欢小型革命现代戏的。
这次汇报演出的十四个剧目,题材非常丰富,除了广东山歌剧《彩虹》、湖南祁剧《送粮》、武汉部队胜利歌舞团的小歌剧《枪之歌》,是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生活,其余十一个剧目都是描写社会主义农村新生活的。有的热情地歌颂了维护集体的社会主义新人;有的揭露了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行为的危害;有的嘲笑了把劳动分成贵贱等级的陈腐观念;有的通过家庭生活的矛盾,表现了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小集体和大集体的关系;有的提出了培养红色接班人的时代主题,……总之,这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农村的生活图画。它显示了,小型革命现代戏在农村文化阵地上大有发展的广阔天地。
尽管其中某些剧目主题思想还开掘得不够深,人物形象还可以塑造得更丰满些,剧本结构还可以紧凑些,唱词还可以提炼加工,舞台设计、道具服装等还可以改进,但是,从大部分剧目来看,它们都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生动的人物形象,活泼的戏曲化了的语言和清新的艺术格调。而从这些小戏的内容来看,它们又是适应形式的特点,对生活矛盾进行了有特点的概括,往往是抓住一个生活侧面,把它写深写透,富有教育意义。
从艺术表演上来看,大多数演出都是有创造、有继承,显示了戏曲艺术的特色。人物虽少,情节虽单纯,但动作性很强,满台是戏,既为地方戏曲表演艺术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又创造性地继承了折子戏的优秀传统。
这次汇报演出表明:小型革命现代戏在向农村文化进军的战斗中,可以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了使社会主义文艺迅速地占领农村阵地,应当大力提倡编演小型革命现代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