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越南南方的丛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20
第4版()
专栏:

越南南方的丛林
在越南南方,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热带森林,常年翠绿,漫山遍野。这就是美国侵略者视为畏途的“丛林”。
在丛林中,树木非常稠密,由下往上,一层套一层,常常最下面是没顶的野草,中间是灌木林和藤本植物,上面是高三四十米、粗达一米左右的乔木。丛林里,树木种类繁多,有的地方在一百平方米的地面上,多达三十多种。这里有珍贵的柚木,还有白松、檀木等等优良木材。藤本植物也很茂密,有的长达三百米,它们用卷须附着枝干,直达冠顶。在这样的丛林里,即使单人行走,有时也得用刀斧开路,而且人们的视野很难超过五十米。不熟悉地形的人,容易迷失方向,钻进去就走不出来。
丛林里,除了茂密的树木、藤本植物外,不少地方还有成片成片的竹林。这种劲节虚心的竹子是人民生活中很有用的材料,战斗中用的竹枪和竹尖桩也用得着它。此外,丛林里还有用之不竭的食用植物,野香蕉和芋头等可供游击战士们充饥解渴。
茂密的丛林,只能为它的主人——南越人民服务,因为是南越人民抚育了它,也最熟悉它。人民武装的战士们利用它为屏障和基地,在有的地方还建造了密如脉络的地道,从这里神出鬼没地给敌人以突然袭击,进行包围、迂回或穿插分割,歼灭敌人。而侵略者指靠的所谓机械化部队和重武器,则无法进入丛林,敌人投下的炸弹,也不过只能炸断一些树枝藤草罢了,发挥不出什么威力。美国侵略军即使能摸进去,也只能是晕头转向,死路一条。日本《世界》杂志不久前刊载的一篇题为《丛林中的绝望情绪》的文章,描绘了曾接受过“丛林战”训练的美国侵略军在丛林里的狼狈相。它说:一营美伪军在丛林深处遭到伏击,“乒乒乓乓地打起来,看不到他们的影子”;这支美伪军足足在丛林中被围困了五个小时,东奔西逃,狼狈万分,后来趁着黄昏时分逃跑时,又遭到“猛烈的射击”,死伤惨重。
侵略者由怕丛林进而到恨丛林了。他们曾经企图以滥施轰炸、撒放使树叶枯落的化学药品和火攻,甚至施放毒气等等恶毒手段来消灭丛林,从而消灭活跃在丛林中的南越人民武装。但是,他们这些手段一个接着一个地失败了。今年三月底,美国侵略者在西贡附近的卜利森林区进行了“据称是在南越进行过的最大的焦土袭击”:第一步,“饱和轰炸”,投掷了数以吨计的凝固汽油弹、磷燃烧弹和汽油;第二步,展开了“在南越历来规模最大的使树叶脱落的行动”,撒放大量消灭植物的化学药品;第三步,实行“火攻”,企图烧光整个森林。但在狂轰滥炸火烧之后,美机又飞到这个“预料是一片火海的地区”上空时,仍然被一阵猛烈炮火打得抱头鼠窜。美联社哀叹道:“敌人显然仍在那里”。丛林还是牢牢地掌握在南越人民手里。
南越的丛林是炸不完烧不尽的。南越处在热带区域,终年炎热,雨量充沛,全年都是生长季,各种植物生长非常旺盛,在美国侵略者的“焦土袭击”和“火海战术”的烈火中,南越的丛林以旺盛的生命力重新滋长和繁荣,同它的主人——英雄的南越人民一样,在残暴的敌人面前挺立着。
南越广阔的丛林,是人民武装的天然堡垒,是侵略者的坟墓。
(修庆)
(附图片)
南越人民武装穿密林,涉激流乘胜追击敌人。 新华社记者 郭纪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