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要敢于战胜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22
第6版()
专栏:

连队指导员笔谈话剧《英雄工兵》
要敢于战胜困难
北京部队某部三连指导员 严登文
敢不敢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并千方百计战胜困难,这是检验一个革命者的试金石。话剧《英雄工兵》中三个连干部对待困难、对待失败采取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副指导员何万里一九六一年在一次抢修江堤斗争中发生了事故以后,没有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反而背起了包袱,在新的任务面前,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变成谨小慎微的君子。副连长邵虎臣跟他相反,从来不知“困难”两个字怎么写。但由于他在战术上不重视困难,不善于动脑筋研究战胜困难的具体措施,因此盲目急躁,欲速不达。害怕困难不是一个真正革命者的态度;廉价的乐观和盲目急躁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毛主席教导我们,对待困难,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指导员丁战这一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毛主席的思想。
全剧以丁战、何万里、邵虎臣三人对待困难、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为线索展开了戏剧冲突。这“三个老疙瘩”既有着生死的战斗友谊,又有着尖锐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无疑是很棘手的。但是,由于作家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对何万里的思想写得分寸适当,因而比较好地完成了这一艺术处理。指导员丁战既没有在任何原则问题上让步,又团结了意见不同的同志,并在斗争实践中说服、教育了他们。既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又锻炼提高了干部。不但没有因此损害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反而在斗争中发展加深了革命的阶级情感。
丁战同志对待同志的缺点和错误思想从来都“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丁战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因为他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心,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高。在具体工作中抓住了两个根本的环节:一是依靠党的领导,一是走群众路线。这样就使他立于不败之地。何副指导员所以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踟蹰不前,主要是革命意志衰退,看待事物缺乏一分为二的观点,吃了个人主义的亏,形而上学的亏。一个人一旦被个人主义束缚起来,“我”字当头,就会步履沉重、目光短浅,就不可能有雄心壮志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离开了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经验和教训。我们要学习丁战同志那种敢于藐视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以何万里为戒,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经常开展兴无灭资的斗争,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