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三准三稳一加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23
第5版()
专栏:

三准三稳一加强
天津市汽车运输六场司机 张永清
我从解放就开汽车。到今年六月底共计安全行车五十七万三千六百公里,经常超额完成运输任务。毛主席著作,启发了我的阶级觉悟。解放前我是个拣煤渣的穷孩子,现在我知道开车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在搞革命。所以我努力钻研技术,一定要把车开好。下面就是我多年来开车的体会。
要想开好汽车,出色地完成运输任务,就要解决许多关系问题。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市内运输,经常在比较繁华的道路上行驶,要接触各种车辆和行人,因此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就必须处理好和这些车辆、行人的关系,才能保证安全行车。一切经验都来自实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我一方面在工作中注意细心观察,点滴积累;另一方面,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访问公共汽车站、电车站、交通队、三轮社、马车队等部门的同志。我根据毛主席的教导,通过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一些安全运输的规律;在安全操作方面,也有了一些体会。我把它总结为七个字,即“三准、三稳、一加强”。
三准。就是准确地判断车马行人动态,准确地辩别民警指挥信号,准确地倒车调窝。为了做到三准,还必须知人、知路、知车。
知人。马路上的行人,各有特点。农村来的人,不熟悉交通规则,遇车乱跑;上学下学的小学生,急于到校或回家,见空就钻;在马路上玩的小孩,猛追猛跑不顾前后;老年人手脚迟钝,眼力不好,躲闪不便……。针对这些特点,我都相应地采取了安全措施。
知车。既要知道自己的车辆性能和技术状况,特别是方向盘和手、脚刹车的灵敏度,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有效停车距离;又要调查研究其他车辆的特点,体贴对方。例如:消防车、救护车、小轿车和摩托车一般执行的任务较急,必须礼让当先,既让路又减速。公共汽车和电车都跑定时,在有条件的路上也要尽量让。农村马车,车工对交通规则生疏,牲畜不习惯城市环境,超越时应减速,不宜多响喇叭,防止马惊;同时车工一般都坐在车上行驶,当临近路口或交通民警时,又往往跳下车来牵行,所以与马车并行时要随时做好停车准备。三轮车好抢行高速线,车工又多是四、五十岁的老工人,负重量大,劳动强度高,躲闪不便,我们要耐心等着让道,要以阶级感情对待阶级弟兄的困难。对骑自行车的人,除了应该注意骑车不熟练和农村自行车灯闸铃设备不齐全外,还要特别注意青年人骑车好并行、好抢行、好竞行、好玩俏等特点。
知路。就是要知道路面等级。哪儿有胡同、路口,以及桥梁、涵洞的坡度,等等。并要知道各种路面、各种车速的有效停车距离。
三稳。就是起步行车稳,中途拐弯稳,马路停车稳。为了做到“三稳”,就必须正确认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我们只有做到安全行车,才能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如果发生了行车事故,完不成任务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给国家造成损失。因此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无数的实践证明,一切行车事故都是人为的,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常想:人是活的,车是死的,只要人听党的话,车就听人的话。人,既然能够制造汽车,就能掌握汽车。在战略上,我藐视“敌人”,同时,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我在驾驶汽车时,总是多从坏处想,多往好处作,充分估计客观困难,不打无准备的仗。行车中,有刹车当没刹车开,空车当重车开,单车当拖车开,宽路当窄路,郊区当市区行,拐弯无民警当有民警,对马路上的障碍,把死物当成活物。有一次运砖,中途行至建国门码头时,本来是平坦大道,路静人稀,路旁只有一垛一垛的红砖,可突然有两个青年打打闹闹地从两垛砖的空子里跑出来,停车后吓了我一身汗。此后,我联想到电线杆后面,停着的电车、汽车后面,都可能跑出人来。因此,我就增加了一条:对马路上的障碍,要把死物当成活物看待。
我在驾驶操作上具体措施是:实行起步行车稳、中途拐弯稳、马路停车稳。起步前先检查车辆周围情况;起步后不强行进入高速线;行车中坚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速行车,安全礼让”的原则;中途拐弯经常做到三件事:减速、鸣号、靠右行;马路停车做到向右看,有车让过,再停车,绝不生切硬抹。我就是这样连续十几年保持安全行车的。
一加强。就是加强与保修、装卸工人的团结协作,共同保证运输任务的完成。每逢车辆维修保养,我都做到:车修人进厂,主动介绍汽车的行驶情况,共同分析机件磨损的规律。使修理工人“对症下药”,做到预防保养。同时,从前年开始,我还积极学习技术理论知识。现在我已经初步掌握了汽车内燃机的基本技术原理,并且能运用这些技术知识,进行小修理。几年来,我认真执行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三检制度,苦练基本功,经常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我就是象解放军战士爱护自己的武器那样,经常爱护汽车。
与装卸工人团结协作也很重要。装卸工人主要是为汽车运输服务的,但有时也有矛盾。有一次我从福星面粉厂往东郊区运面粉,装卸队只派了三个人卸车,因为人少卸车时间占的多,与完成当天的计划发生了矛盾。我想:“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在于我。要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装卸工人一起卸面粉,一方面增加了一个人,另一方面也鼓舞了装卸工人的干劲,不就更快了吗。”我这样做了。我们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卸完了二百多袋面粉。我就是这样在装卸工人的密切配合下完成运输计划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