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坚持到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24
第6版()
专栏:

坚持到底
黄成文
最近在喜剧《一千零一天》(载《剧本》今年第二期)里面,看到了一个奇异的数学题:999+1=0。
某邮局的投递员们为创造“一千天无差错”纪录,已进入最后一天的紧张阶段。如果谁在这一天稍一麻痹,出点纰漏,这“一千天无差错”纪录就吹了。这么说,这个奇异的数学题倒是蛮有道理的。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有许多事情的确并不是“999+1”就一定等于“1000”。或等于一千,或等于零,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而关键往往就在那最后一着。俗话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可见这一锤的重要性了。
我国第一台一万二千吨水压机是经历了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创造出来的。这其中,创造者们所闯过的大大小小难关,是难以计数的。假如他们在最后一道难关面前泄了气,水压机就不可能创造出来。高明的短跑运动员都很重视那“最后的一冲”。在一定条件下,这“一冲”往往对胜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真正办成一件事,就必须要有“善始善终,坚持到底”的精神。
做事情贵在这“到底”两字,难也难在这“到底”两字。常言道:“行百里,半九十”。最后的十里最难走。越是临近胜利,就越是艰难,越是考验的关头。这是因为:一,经过漫长的斗争以后,精力消耗大,容易产生懈怠情绪。二,容易被已经取得的成绩挡住眼睛,骄傲自满,因而停滞不前。所以,愈是接近胜利,革命者就愈要拿出韧劲来,下定“坚持到最后一口气,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决心。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凡能够坚持到底,在最后一着照样使出硬功夫的人,都离不开那“九百九十九”当中的次次过硬、项项过硬。唯有靠平日的千百万次的磨炼、斗争,才能为冲过最后关头积蓄最雄厚、最牢靠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最后关头既是最后,又是更加艰巨豪迈的新的战斗历程的开端。革命者必须战斗不息,永远向前,反复不断地冲过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最后关头”,把共产主义红旗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