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百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成为新型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25
第2版()
专栏: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百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成为新型农民
许多昔日找不到“读书人”的偏僻农村和山区,都有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在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和国营农场、林场、牧场当社员和工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知识和力量
据新华社二十三日讯 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在我国城市知识青年中逐渐形成一个革命浪潮。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一月到八月,全国又有二十五万多名城市知识青年,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光荣岗位。
自从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向知识青年们发出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以来,全国已有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各地农村落户。他们和广大回乡知识青年一起,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和农民群众相结合,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革命化、劳动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今天,在我国许多昔日找不到“读书人”的偏僻农村和山区,都有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加入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和国营农场、林场、牧场,当社员,当农业、林业、牧业工人,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山东、四川等地到新疆参加农垦建设的知识青年,几年来和那里的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们一起,垦荒造田,开路建场,办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农场、新工厂。到江西山区革命老根据地落户的八万名知识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的支援下,和当地人民公社社员一起,共在山区办起了两百零五个垦殖场,建设了许多新村。参加建设大巴山区的七千名重庆市的知识青年到当地人民公社生产队参加生产,配合当地公社社员,在山上办起了四百三十多个小型林场、牧场,发展了山区林业、牧业、农业和药材等生产。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城镇的一万七千多名知识青年,和三万多名农村知识青年相结合,共同组成了三千多个耕山队,占领了武夷山的大量山头,他们开垦荒地,营山育林,垦荒种田,发展多种经营,加快了山区经济的发展。广东省有三千多名城市知识青年,参加海南岛等地的水产养殖工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也有不少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知识青年们在参加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把自己的知识传播给农民,活跃了农村的政治、文化生活和民兵等工作。
下乡上山,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青年在党、国家和劳动人民的关怀、哺育下,正在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农民。有许多人被选为优秀社员、五好工人;许多人参加了共青团和共产党;有些人还被选拔为基层干部。山西省几年来下乡上山的九千五百名知识青年,有半数以上被评为“五好”社员、“五好”工人、“五好”青年、“五好”民兵,有两千多人担任了记工员、会计、保管员和生产队的干部,有近千名优秀青年参加了共青团,还有一些人参加了共产党。
我国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运动,正在各地广泛深入地开展;它是推行党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大事;它为我国知识青年开创了一条最广阔的革命化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