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同电波争速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09-25
第5版()
专栏:

同电波争速度
在一间明亮、宽敞、宁静的房子里,整齐地摆着三排桌子,桌上各放着一叠纸和一个装满铅笔的铅笔盒。每支铅笔都削得尖尖的。每个座位上坐着一个年青人。这一切,都好象是学校里的课堂。但是,坐在这里的并不是“学生”在上课,而是参加第二届全运会的无线电收发报选手,正在进行着一项争分夺秒的竞赛——无线电收发报竞赛。
这个竞赛共分收报和发报两项。收报又分手抄收报和打字机收报。收报的报文分字码(每五个拉丁字母为一组)、长码(每五个阿拉伯字为一组)和短码(每四个阿拉伯字为一组)。竞赛是采用淘汰制分场次进行的。
在一场女子手抄字码收报比赛中,只见一个个戴着耳机的运动员,随着自动发报机发出的“的的达达”的讯号声,迅速而准确地抄收着报文。开始,每分钟抄收一百二十个字,接着是一百三十个字……随着速度的升高,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退场了。原来运动员在每一种速度的抄收过程中,如果错误超过了规定的字数(十个字),他就要在比赛中被淘汰;或者运动员觉得自己抄不下这个速度,也可自动申请退场。因此,速度越来越高,坚持下来继续抄收的运动员也就越来越少。直到速度高到无人再能抄收,这项比赛才算结束。比赛场上,女子手抄字码收报比赛的速度已达到每分钟二百四十五个字,宽敞的房子里,只剩下河北的刘光玉一个人了。只见她以异乎常人的锐敏的反应能力,准确地判断每一个稍纵即逝的讯号,迅速地抄下了这个速度的报文。终于,她打破了已经保持了六年之久的这个项目的全国纪录。
无线电收发报就是这样一个比速度、比准确的比赛。也许用“惊人的速度”这个词,未必能够使读者理解运动员具备什么样的过硬本领。这里不妨拿个抄报的数字来分析一下。这次男子机抄短码收报速度最快的是每分钟收三百六十五个字。也就是说,每秒钟要抄收六个字。每个字又由几个讯号组成,那末运动员在一秒钟内,就要准确地判断二十多个讯号,再把每组讯号变成阿拉伯字,用打字机打下来。这种手脑并用的速度的确达到惊人的程度。
有的人把无线电通讯叫做“千里眼、顺风耳”。它不但在国防上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近几年来,这项活动已经在许多青少年中间广泛开展起来。
没有看过无线电收发报竞赛的人,可能会认为:参加无线电收发报竞赛的运动员,既不跑,也不跳,坐在房子里比赛,也许不需要强壮的体力。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无线电收发报比赛时,要求运动员高度集中思想,而一个项目的比赛往往要进行五六个小时。在这样长的时间里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紧张地手脑并用,没有强壮的身体是不行的。因此,我国无线电收发报运动员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每天都要坚持一个多小时的全面身体训练。 新华社记者 华 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