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农民十五年改造自然得硕果 东北西部逐步筑成绿色长城 近两千万亩耕地和几十万亩草原受到保护,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09
第1版()
专栏: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农民十五年改造自然得硕果
东北西部逐步筑成绿色长城
近两千万亩耕地和几十万亩草原受到保护,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
当地社员高兴地称呼这个三百多万亩的林带为“粮带”、“宝带”、“幸福带”
新华社沈阳八日电 我国规模最大的农田防护林带——东北地区西部防护林带,开始在较大的范围内逐步发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促进农牧业增产的作用。当地社员高兴地把这个林带叫做是“粮带”、“宝带”、“幸福带”。
营造东北地区西部防护林带,是我国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创举。这项改造自然的事业,从一九五○年起开始筹划以来,东北地区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的农民们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展开了征服自然的斗争。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在南起辽宁省新民县,北到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八百多公里,宽二三百公里的大平原上,人们逐步地营造起无数条农田防护林带。这些相连的林带跨越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个省区的四十八个市、县、旗。人们还在这些地方营造了大量固沙林、护岸林、护路林、用材林、薪炭林、“四旁”绿化林。现在,营造较早的林带已经郁闭成林,有的树高十米以上。有近两千万亩的耕地和几十万亩的草原受到了防护林的保护,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
这条林带通过的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只有一部分是波状的丘陵,原来很少森林。这些地区的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一般为四百到六百毫米,而年蒸发量却达到一百七八十毫米以上。解放前,这里常年受风沙侵袭。特别是每年春季,雨少干旱,大风频繁,黄沙不断侵吞良田和房屋,致使许多耕地弃耕,农民生活很苦,草原也遭受到破坏。
自从逐步营造防护林带以来,郁闭成林的地方,来势凶猛的风沙受到林带的抵御,风速减弱了;流动沙丘被树木固定后,再也不逞凶侵吞良田了。而且,树木增多还使小区域气候有所改变,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增加了空气的湿度。据吉林省扶余县观测,林带背风面相当于树高五倍远的地方,风速比空旷地方减弱百分之六十九;相当于树高十倍远的地方,风速减弱百分之五十五;相当于树高二十倍远的地方,风速减弱百分之十一。由于风速减弱,社员再也不用担心因春风大而不能适时播种了,秋天庄稼成熟后,也不用担心被风打落粒子了。因此,不仅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而且许多从前受风沙灾害而弃耕的土地也复耕了,还开垦、耕种了许多荒地。仅吉林省西部地区复耕和开荒的面积就有三十三万亩。据有关部门在许多典型地地块的调查,由于防护林的保护,加上其它增产措施,这些地区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提高百分之十五到二十,高者达一倍以上。黑龙江省安达县老虎岗公社,营造了防护林以后,播种适时,耕作加细,大大减少了春毁地、秋撸粒的现象,全公社十二万亩农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近一倍。辽宁省昌图县机械林场朱家生产队,从前因为风沙灾害严重,粮食产量很低,吃粮靠国家供应,生产生活费用也靠国家贷款。他们营造了二百七十条防护林带,从一九六一年起发挥了防风作用,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一九六四年的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八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三。现在,许多社员在银行里有了存款。
“队有千亩林,用材不用寻;家有百株柳,拾柴不远走。”这是东北地区西部群众的切身体会。营造了防护林、用材林,修车棚、换犁辕、制作木杈等,再也不用象从前那样到山南海北去寻找了。现在,这里的许多生产队,制造小农具所需的用材都可以自给了,因此降低了生产费用。通过抚育间伐,还解决了大量修建住宅、畜舍、桥梁用材和社员的烧柴问题,随着树木的成长,逐年修枝、间伐,各地还开展了狩猎、拣蘑菇、挖药材、编织等副业生产,增加了林副业收入。一些防护林营造较早的社队,近几年来林副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十到三十,平均每户每年收入几十元。据吉林省统计,几年来用间伐的木料修建的房屋已有八千六百多间,抚育林带得到烧柴三百多万捆,林副业收入达一千一百多万元。
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化了村屯和田园,调节了气候,也增进了人体健康。过去由于气候干燥、风沙飞扬而引起的疾病,现在已大为减少。许多从前被称为“光腚屯”的地方,现在绿树成荫。劳动之余,人们在树下乘凉,在林荫处学习和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昔日的荒凉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东北地区西部已营造的农田防护林带共达三百多万亩,占计划营造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由于抚育管理不够,早期营造的部分林带存在着缺苗断条和生长不良的现象。现在,各地的社员群众正在对已经造起的林带加强抚育管理和补栽改造工作,并决心按照中共中央东北局的要求,在三五年内完成整个防护林带的营造计划。(附图片)
吉林省扶余县人民自力更生,营造农田防护林十二万五千多亩,固沙与护岸、护路林十四万多亩,对改变自然面貌、抗拒风沙、保田增产、增加林副收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解放前,扶余县风沙灾害十分严重。来自蒙古高原的流沙淹没了大片农田与村庄,干风经常造成旱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解放后,党和政府发动群众育苗,因地制宜,展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目前全县几百条纵横交织的大小林带,护卫着二百二十五万亩农田。
图为扶余县纵横交织的农田防护林带。
新华社记者 刘恩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