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什么样的机器最有生命力? 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洋化的机器是没有生命力的。外国的农业机械,只有经过改造,使之中国化,才能达到“外为我用”的目的。这是我们在设计打井机中得到的一点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11
第2版()
专栏:

什么样的机器最有生命力?
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洋化的机器是没有生命力的。外国的农业机械,只有经过改造,使之中国化,才能达到“外为我用”的目的。这是我们在设计打井机中得到的一点体会。
有些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同志,看不起群众创造的土机器,总认为这些土里土气的东西,一无是处,迟早是要被那些洋机器淘汰的,因此总是想法把它们洋化起来。今年年初,我们在进行农用简易打井机的研究工作以前,就曾经有过这种想法。
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已经创造了一些人力回转的土法打井机具,深受群众欢迎。我们在开始设计的时候,认为现有的这种人力回转的土法打井机具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把人力推转改为动力推转。当时,有人正在从这方面对土法打井机进行改进,但改进方案基本上是按照外国的洋钻机制订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从原来估计的二千多元上升到一万多元。
生硬地搬用洋办法来“改造”土机具的这种做法对不对呢?我们带了这个问题到华北、东北等地农村作了调查。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过去农村也曾用过洋钻机,打得快,也打得深。但是价格昂贵,打井成本高,操作技术复杂。而且机体庞大笨重,装卸麻烦,搬运不易。因此,在我国农村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用这些洋钻机打井农民群众就会“买不起、用不了、搬不动”。反之,群众创造的一些土机器,结构简单,一般县级小厂就可以生产,价格很便宜,操作很容易,搬运很方便。这些,对我们很有启发。
我们在打井现场上还对土打井机的操作过程作了些具体分析。发现在打井过程中,用人力推转锥具钻进的时间,只占总时间的百分之三十,但卸泥和升降锥具的时间,却占总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如果能从缩短卸泥和升降锥具的时间着手,来改进机具的设计,就能大大提高现有打井工具的效率。于是,我们结合人力回转打井机的特点,把石油钻机上的一种单杆井架加以改造,设计了一种斜置式单桅杆井架,用一根木杆代替了原来的八根粗大木杆。这样整个机具就轻巧多了,很受群众欢迎。为了提高卸泥速度,我们参考了一种外国筒井打井机的卸泥方式,改进了土打井机上不够先进的卸泥结构,效果也很好。
现在,我们设计的一台新的人力回转打井机,已由山西太谷县马车修配社试制成功。这台打井机,经过十多眼井的试验,证明性能良好,效率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劳动强度大为减轻。
从这次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机产品设计只有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才能在生产中生根、开花、结果。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洋化的机具是没有生命力的。外来的洋机器,必须经过改造,加以中国化之后,使它符合我国的生产实际,才能真正地为生产服务,这就是所谓“外为我用”。设计人员不问中国农村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否定群众的创造,一味追求洋化,那就非在中国的现实面前碰壁不可。
中国农业机械
化科学研究院
冯悟庸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