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打破框框,为农民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11
第3版()
专栏:

打破框框,为农民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农村巡回医疗队第二分队队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 吴英恺
我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农村巡回医疗队第二分队在湖南省湘阴县浩河公社工作、学习和生活了三个月,为期虽短,可是受到很大启发教育。由于深入了农村,既了解了农村的生活生产和卫生情况;也学习了贫下中农的优良品质,同他们开始建立了阶级感情,对于象我这样久居城市的专业医生来说,真是大开眼界,大开心窍,受到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和革命实践教育。头脑中开始有了一些阶级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当然这都只是初步的,但对自己的思想改造和业务工作革命化都将起到重大的影响。
多年来,在自己参加的医疗、干部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总觉得是有许多牢不可破的框框。年复一年,只能按部就班地循用老一套办法,有时运动来了破一下,但也难以坚持,逐渐又回到老路上来;因而有时自己还认为这老一套就是正确的、不可改变的规律。这次下乡之前,我也曾设想通过深入农村在新的环境下找出打开业务框框的路子,经过三个月的实践,自己觉得在这方面倒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过去我们看待自己有关的业务工作,不是从广大工农兵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从一个小专业和个人兴趣出发的,往往是在分工和专长的掩盖下,挑病人推病人,设置了种种规章制度和“医疗礼仪”的框框,而不能全心全意去解决所有病人的问题。在农村巡回医疗中,就没有这类的问题,一个巡回小组,两三个医务人员,到一个生产队,有什么病,就看什么病,治什么病,医生不分什么科,首先是考虑方便病人,少花钱,快治好病。复杂的病,三两个医生一商量就把问题解决了,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符合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初到农村时,对病人来门诊和按我们的计划下队巡回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对病家临时来叫出诊,不习惯,总想
(也是这样作了)叫病人来门诊看病,可是通过不断的思想斗争和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才扭转了这个从自己出发而不从群众利益出发的思想,进而发展到自动到病家去打针、换药、查血等等,千方百计为病人解决问题。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当然不是说我们对每一个病人都要到他家里去看才是为人民服务,不过在需要和可能的时候,医生和医疗组织不总是应该从方便病人、保证生产出发吗?专科专业和专家,只应该是为医疗工作服务、为病人服务,而不应该反而增添工作负担和病人负担吧,医疗工作的规章制度也应该是从保证病人利益和有利于工作出发。从这些初步的经验和体会来看,我们医疗工作中有不少框框是应该打破的,也是可以打破的。
过去在城市医院中,我们治病用药,追求特效和新品种,常好多种药同时应用,剂量大些时间长些,觉得有保证。有时也觉得不必如此,但也不敢高出这个框框也不敢低于这个框框。我们初到农村,手上只有阿斯匹林、胃舒平、甘草片、紫药水等普通药,也有几种常用的抗菌素,可是为了减轻病人的负担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有许多顾虑,用这些普通药能治好病吗?工作实践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送医送药上门,及时恰当地投下了这些所谓普通药;在必要时谨慎地按小剂量应用了青霉素、合霉素等,又开展了针灸疗法。就是这样,在头一个月中治疗了一千八百名病人,总药费还不超过五百元,绝大多数病人,包括一些象肺炎、伤寒、阑尾炎等急重病人,都治好了或见好了,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也是深刻的教育。让我们认识到过去那种多用药用贵药的框框是可以打破的;在治疗中还是人的因素第一,而不是药的因素第一,在用药中不是贵药新药解决问题,而是药用的对头就解决问题,相反,用药多用贵药,不但浪费也常增加工作负担和病人痛苦。
我们在开展巡回医疗的同时,也为公社的各生产队培训了一百多名卫生员和接生员。卫生员多是二十来岁、贫下中农出身的女孩子,文化基础最多是小学毕业。未开班时我们顾虑很多:学员文化程度低,培训完了不起作用;又缺乏教材教具和进行这种工作的经验,恐怕难以教好,等等。可是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教员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短短三两个月内,绝大多数卫生员和接生员都学得很好。卫生员有了一个小药包,早晚之间为本生产队的群众治疗小伤小病,有的已经治过上百的病人了,收到既方便又及时有效的效果。农民群众高兴地说:“这回有了我们自己的医生了,多亏医疗队,感谢毛主席!”接生员用新法接生,作到母子安全,还开展了计划生育的宣传工作和具体工作。我们分析了一下为什么这次培训工作如此有效呢?首先这些贫下中农出身的青年们和妇女们,都是带着高度的阶级感情,为了广大贫下中农的切身利益来学习和工作的,医疗队也发扬了革命干劲,千方百计地设法教好,大家自编讲义,自作教具,除上课示教之外,还个别地传授认药消毒,带着学员看病接生,就是这样热情地教,积极地学,在为消灭农村常见疾病保证生产的共同斗争中,目标一致,同心协力,所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了很好的成果。这一段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在培训干部上也要打破框框,突出政治,发挥学与教的人的因素,带着阶级感情来教来学,要比强调资格论和条件论,用老一套的办法的效果好得多了。
在开展农村卫生防病工作中,我们在春末夏初就面对消灭苍蝇这样一个问题。在农村环境消灭苍蝇是多么不可想象的难事呀!我们医疗队的同志们还是下了决心,一定找出一条办法。经过大家细心的观察研究,想出灭蝇先灭蛆的办法。又发现在这个地区,由于厕所都是用粪缸,而蛆都集中生长在粪缸里,这就找出了杀蛆灭蝇的主要目标。又经大家分头实验,得出结论,用小量六六六粉撒布在粪缸里,一次撒粉用不到一分钱,可以全部将蛆杀死,按每星期撒粉一次,每月每家用费只有四五分钱,一年按六个月计算,不过两三角钱。以后我们就在黄花大队和浩河的一条街上,又作了面上的实验,基本上作到了无蛆队和无蛆街。这项工作,给我们提示了一种从实际出发,大家动脑动手,通过科学实验,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工作路线。要按照旧的所谓高标准的科学研究框框来看,究竟这是不是研究工作呢?我们说用六六六粉杀蛆,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找出用小量药粉有效地成片地灭蛆灭蝇的实际方法,应该说是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工作。
参加农村巡回医疗中的几点经验体会,说明在农村由于没有城市医院中的条件和框框,医疗队的同志们,在农村一片大好革命形势下,就能够发扬革命精神,开展创造性的劳动,在不断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实践中,提高了为劳动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在农村火热的革命熔炉里烧退了个人的名利杂念;在事事需要多方合作的情况下,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有了这些因素,就为我们打破旧框框,在治病防病、干部培养和科学实验各个方面,走上了革命化的新的路子。归根到底,要想打破这些框框,医务工作人员就必须长期深入工农兵群众,认真为他们服务,树立起无产阶级阶级感情,与此同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克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三个月农村巡回医疗工作使我初步认识了这一条根本道理;至于更具体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还需要今后不断努力学习和更长期地参加三大革命的实践锻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