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老农会”的新风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15
第3版()
专栏:

“老农会”的新风格
王长发 王仁文
六月中旬,山西省陵川县附城公社王教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一匹老母马,下了一匹结实健壮的小母马。大家都说“这多亏‘老农会’(因他土改时担任过农会主席)李天保心红思想好。”
大伙的赞扬是有道理的。
这匹老母马原来是第二生产队的。由于得了严重胃病,瘦得“四根骨头架张皮,经不起一阵小风吹”。干部和社员都同意趁早把它赶到附城镇卖掉,队里可以少受损失。
这事很快让第三生产队饲养员李天保知道了。他是一位热爱集体的老贫农。自合作化以来,就一直给集体喂养牲口。他想这匹马是村里独一无二的母马,如果卖掉,今后用什么繁殖呢?他下决心要把这匹病马喂养好,便去找生产队长李年有。那知找了两次,说了很多保证的话,李年有都没有同意。最后他便说:“队长!你看这样行不行?现在队里先垫上三十块钱,(二队自定的售价),把病马买下,包给我喂养。如果喂好了,就归队里;要是马死了,算我自己的。”李年有说:“你要买你自己买吧!就是五块钱,队里也不要那害货。”李天保见队里不要,就把马买下了。
和他年龄差不多的王红义老汉说:“老伙计!你掏三十块钱买这杀材,不如用这钱到附城镇上买烧饼吃。”晚上,儿子从煤窑下工回来,不满意地说他是“瞎摆钱”,闺女也心疼地说:“摆钱事小。你那么大年纪,还受这累干什么?为什么专找这些病牲口喂呢?”他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话可不能那样说。当饲养员也是革命工作。我活一天,就要革命一天。等将来把病马喂好了,再交给队里,表一表咱贫农的心。”
从这天黑夜起,他就开始精心喂养这匹马。
在开始几天,他每天一吃过晚饭,就端个凳子,坐在槽头看马吃草,直到鸡叫,马吃饱以后,他才去睡觉。这样,他很快摸准了病马的食性:爱吃青草,不爱吃干草。为了满足病马的食欲要求,他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爬坡上山去给马找黄花草。当时青草还没有大批长起来,他经常是一棵一棵的拔。就是遇上刮风、下雨他也要出去拔草。每天上午,他还要牵着病马到野外去放牧遛跶。
他从长期喂养牲口的实践中,还摸索到谷糠是治胃病的有效良方。他便把家里积存的一些谷糠(原来准备自己养猪用)和玉茭皮等全部拿出来,陆续喂了马。在喂草、喂料、饮水等方面,做到了定时定量。这样,不到一个月,病马就起了很大变化。
两个月以后,病马已经长得滚瓜流油,膘肥体壮。这时从河南来了一个买牲口的,一开口就出二百元。后来又增加到五百元。但“老农会”总是不肯卖。人们不了解他的心情,劝他说:“老农会!你花三十元买的,现在人家给你五百元,可以卖了。不要不知足!”他笑着说:“我这马有我的用途,你们不用管。”
以后他又多方面试验了马的体力,结果样样都做得很出色。没有多久,经过配种怀了驹。这时他觉得马可以归队了,就去找队长李年有。李年有不明白他的心意,怕在价格上纠缠,几次推辞“研究研究再说”。后来他知道了队长的心思,便对李年有说:“队长!这还有什么可研究的?当初我买马时,在信用社贷了三十一元五角(马价三十元、报税一元五角),现在队里还了这笔账就行了。其他我什么也不要。”李年有见他完全出于诚意,感激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在他再三催促下,把马接收了下来。
事后大家都夸李天保的共产主义风格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台柱子,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生产大队给了他五十元奖金,公社奖给他一张奖状。
李天保受到表扬和奖励后,更加热爱集体,时时刻刻关心马的健康。经过将近一年的辛勤劳动,老母马顺利地生下了小母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