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从满足广大劳动人民需要出发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工作 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成果巨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5-10-21
第2版()
专栏:

  从满足广大劳动人民需要出发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工作
  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成果巨大
  用这种新疗法治疗四肢大部分常见的骨折,疗效好,疗程短,恢复功能好,方法简便,费用低
  卫生部召开中医中药研究成果鉴定会,肯定这项研究成果意义重大,要求有计划地在全国推广应用
新华社天津二十日电 天津市人民医院中西医密切结合,用现代科学方法总结出一套治疗骨折的理论和方法,最近经过鉴定,被肯定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中医研究成果,值得有计划地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
卫生部最近在天津召开了首次中医中药研究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各地中西医骨科专家认为,这种理论和方法是治疗骨折的一个独特创举,用来治疗四肢大部分常见的骨折,疗效好,疗程短,恢复功能好,方法简便,费用也低。
天津市人民医院在一九五八年底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工作。到今年二月,他们已用这种新疗法医治了五千四百多名骨折病人。通过临床实践和细致的复查证明,这些病人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西医疗法提早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也好。
使用这种疗法,还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过去骨折病人有的需要开刀,有的要将肢体吊在牵引架上。当骨头接好以后,还得用长筒石膏裹住,躺在床上难以活动。实行这个新疗法后,一般轻度骨折的病人,只要在门诊时把折骨整复好,再用几块小木板夹住受伤的肢体,就可以回去,以后再按时来医院进行复查。即使是住院的病人,也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作恢复功能的锻炼活动,不会有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
参加这次鉴定的专家们指出,一般西医在治疗骨折时多是强调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固定,或多或少地忽略了继续保持肢体的活动对治疗骨折的作用,往往在治疗步骤上把固定与活动机械地分割开来,没有辩证地对待它们之间的关系。他们所采用的包括骨折上下关节的广泛石膏外固定方法,实际上是静多动少,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病人肢体在恢复时期必要的功能活动,因而延长了疗程,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容易产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等后遗症。中医治疗骨折,比较重视固定与肢体活动的结合,即一方面手法整复,一方面实行局部包扎外固定,但又不固定骨折上下关节,在骨折固定期间鼓励病人全身活动和局部早期功能锻炼,因而效果比较好。但是,中医的疗法过去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缺乏现代科学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不足之处。现在,天津市人民医院以“动静结合”治疗理论为指导,吸收了中西医治疗骨折的优点,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提高,用小夹板实行局部固定,把固定和活动的有利方面在最大限度上结合在一起,把不利方面限制到最低限度,促使骨折在最有利的条件下愈合,使骨折修复和功能恢复齐头并进,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天津市人民医院取得这一成就,是听毛主席的话,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以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一九五八年,这个医院就采取各种方式,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或者请中医进医院治疗骨折病人,传授技术,或者派有经验的西医到各地访师求贤,博采各家之长,或者请市内中医来院作技术表演和座谈讨论;并且让西医边学边做,从一些简单的骨折入手,在临床上用中医方法治疗病人。通过亲身的实践,西医们对中医治疗骨折的疗效,由怀疑转为信服,认识到祖国医学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从而诚心诚意地进行学习。同时,医院党政领导又反复组织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党的中医政策,鼓励他们虚心学习,不断实践,从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出发,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不仅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中医治疗骨折的经验,而且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研究了中医治疗骨折的规律,做到活学活用,学创结合。特别是从一九六二年以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不断总结,成功地解决了目前国内外认为难以满意解决的几种骨折的治疗问题。
这一新疗法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近两年来,除有些外国的医务工作者前来参观访问外,医院还先后应七个国家医务工作者的要求,寄送了六十多份治疗技术材料。北京、武汉、昆明、成都、重庆等地的三十多个医疗单位,也都相继实行了这种疗法,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